<strong id="ssocq"><center id="ssocq"></center></strong>
  • <samp id="ssocq"></samp>
  • <menu id="ssocq"></menu>
  • 名廚

    2021-06-26
          自古揚州名廚輩出。蘇軾撰詩“齋廚圣賢雜,無事時一中”。 袁枚、趙翼等撰詩頌蕭美人廚技。清代,“揚州憶,精鑒聘名庖”?!扳胰斯り惙钾?,文酒清宴舒容儀?!?“吟社肯辭詩韻險,香廚各斗食單新?!?“天廚膳罷刀錯落,大賈人家先知美?!薄稉P州畫肪錄》載:“烹飪之技,家廚最勝”。該書記載了一大批家廚。
    上世紀四十年代,揚州名廚有丁萬谷、武兆俊、戴立芝、王春林、陳德全、黃忠林、王應昌等。
    蕭美人 (1743~1796),中國古代著名女廚師。儀征人,獨門長女。少年時以儀態高雅、天生麗質而出眾。其父承祖業開兩家茶食店。她耳聞目睹大師傅制作各式糕餃、茶點,將各種配料配方熟記于心。其夫為茶食店作坊的落魄書生。
    蕭美人25歲時,鄰居失火,殃及其家,父母燒死,丈夫殘疾。為維持生計,她在自家店門口擺攤賣糕餃、茶點。她采用大米粉與糯米粉各半,粉內摻拌果泥、核桃仁等,和勻成塊,面上裝點一些紅綠梅絲,然后蒸熟。她制作的許多新糕餃都使客戶稱絕叫美。蕭美人50歲時,家里擴成了大作坊,雇傭的糕點師傅有七、八十人之多。乾隆五十九年,袁枚特派人到儀征購蕭美人點心,以一千件贈江蘇巡撫奇豐額。袁枚、奇豐額、趙翼等賦詩贊蕭美人。
    丁萬谷(1898~1969),揚州名廚。1915年,入揚州金魁園餐館,拜許明祿為師。許明祿長期在鹽運使衙門主廚,精通滿漢全席、官府菜、鹽商菜。丁得許真傳。1931年,與人合開天鳳園餐館,地方名流多往之就食。1936年,任江都縣商會餐館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解放后,先后在月明軒、揚州飯店、冶春茶社等名店掌勺,曾為國家主席劉少奇制作揚州菜肴。擅長叉、烤、燉、燜,又擅刀刻瓜燈。他熱心傳藝帶徒。1959年任教于揚州烹飪學校,培養弟子數百人,有“淮揚名廚莫不出于丁氏門中”之譽,培養了薛泉生、張玉琪等名廚。曾任揚州市政協委員、市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
    李魁南(19l1~1984),揚州籍北京名廚,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生于揚州烹飪世家,其父李隆德創辦揚州菜根香飯店。1924年,李魁南在漢口學習川菜。滿師后隨師父赴上海梅隴鎮酒家掌勺十余年,將淮揚菜與川菜相糅合,菜品高雅清雋,名揚滬上。1937年,李魁南回揚州,助兄李魁年執掌菜根香。菜根香一度成為揚州廚師的搖籃。1946年,再到梅隴鎮酒家執廚。1953年調入北京飯店,成為北京飯店中餐廚師長。1959年,北京人民大會堂落成,他任中餐部負責人。主理過國慶10周年、國慶20周年國宴,數十次為中外元首淮揚風味國宴掌勺。為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培養了許多淮揚菜名廚,為深孚眾望的國宴級大師。
    蕭太山(1914~1998),揚州名廚。14歲時開始學廚,先后在蕪湖、上海、南京等地拜師學藝,成為揚州名廚范本善等的門生。蕭太山擅長烹制淮揚官府、鹽商、私家菜肴,烹制的菜肴原汁原味,注重火功,高雅精當。代表菜肴有:清湯魚翅、神仙燜鴨、五味火鍋等。民國年間,金陵政要名流欣賞其菜。新中國成立后,為中央、省、市有關方面制作高級宴會,頗受贊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任西園飯店廚師長。1981年,隨省烹飪代表團赴香港進行烹調技術表演。香港《文匯報》、亞洲電視臺先后專訪報道。退休后被聘任新華社駐深圳貝嶺居賓館首席淮揚菜廚師,為中央政要、香港著名人士制作菜肴,聲譽卓著。
    張廣慶(1903~1982),揚州白案名廚。15歲投店學徒。20歲后,輾轉于南京、上海等地,廣泛汲取各地細點制作工藝之長,逐步形成個人獨特風格。1940年,回揚受聘于富春茶社當領作。張廣慶虛心學習名廚尹長山技藝,并將外地外幫的風味特色糅進維揚細點。他將雙麻小燒餅改進為雙麻酥餅,推出甜、咸兩大類十多個花式,還增添了銀絲卷、千層油糕等新細點。1959年春,赴上海錦江飯店為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服務,為中央首長制作揚州點心。同年,赴北京參加建國10周年觀禮和國慶宴會。
    戴立芝(1912~1988),  老菜根香飯店名廚。以站爐著名。善于掌握火候,擅長制湯,制菜清爽迅速。創八大錘(香酥雞腿)、烏云蓋雪(棗泥山藥)、雪里淘金(金桔蛋白)等。
    汪有財(   -   )揚州名廚,15歲學藝,滿師后到漢口、上海、青島、濟南等地,受聘名店、名門,擔任淮揚廚師。因技藝精湛,回揚后在丁萬谷的天風園當幫廚,主理大案,菜路寬泛,制作精細,菜式變化多端,品位高雅,備受丁萬谷賞識。建國后,為車站飯店、揚州飯店、江陽飯店廚師。1961年受商業部推薦,擔任黑龍江商學院講師。他從1960起先后擔任揚州烹飪學校、揚州商業技校、揚州商學院烹飪系兼職教師,因腦溢血而殉職于課間。從教20余年,他的技術風格影響揚州烹飪的幾代人。
    武兆俊(1920~?),15歲投店學徒。1935年起,先后在揚州教場春園、小覺林茶館、鎮江交通銀行廚房、上海紅葉食品店從廚。1950年至1962年,先后在揚州富春茶社、冶春園執廚。1960年,被授予三級技師稱號。1963年至1964年,任富春茶社紅案組長。1964年至1971年,在揚州飯店工作。1971年至1976年,赴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賓招待處執廚。曾出席1977年揚州市“雙學”代表會議(特邀代表)。他制作的淮揚菜精益求精,技術功底扎實,擅長案板刀功,技術全面。
    莫有庚(1921~1982),揚州籍上海名廚。14歲到青島中國銀行廚房隨父學徒,后拜吳松三為師。1938年以來,在香港中國銀行、上海中國銀行執廚。1945年,任上海中國銀行主廚。1950年,與弟莫有財、莫有源合作創辦莫有財廚房(今揚州飯店),任經理并主理廚務。他參加編寫《家常菜譜》等。擅長烹制揚州風味菜肴,博采滬、粵、京等地菜肴特點。代表作有:雞火干絲、蟹粉獅子頭、蜜汁火方、松仁魚米、三色魚絲等。培養出全國名廚聯誼會會長李耀云等一批名廚。
    呂正坤(1919~2010),上海市榮譽特級烹調師。揚州邗江人。1934年,在杭州味中味菜館學廚。1938年后,到上海桔川菜館、天天飯店、潔而精菜館、鳳凰樓菜館、成都飯店等事廚。1979年退休后,被聘為上海市飲食技術中心講師。1983年,擔任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評委。呂正坤的菜肴既有川菜風味特色,又有淮揚菜特點。周恩來、陳毅等中央領導同志曾對呂正坤烹制的菜肴給予了很高贊譽。
    尹長貴 (1914~1990),南京白案泰斗。揚州人,特一級面點師。14歲到揚州聚寶元茶社學習廚藝。滿師后先后在揚州中華園茶社、揚州瘦西湖菜館、上海老半齋菜館等司廚。1946年,與人在夫子廟創辦義記復興菜館,并任代理人。1949年后,先后在南京豐富酒家、雞鳴酒家司廚。
    1973年,與胡長嶺、楊繼林等創辦南京首屆烹飪培訓班,并執教。1979年調到南京市飲食公司技術科,從事面點人才的培訓工作。1983年,擔任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評委、江蘇省烹飪高級職稱考評委員會委員。尹長貴四大面團技藝嫻熟,尤精于酥點制作。他還創制出點心宴席。
    方乃根(1916~  ),徽菜泰斗,特一級烹調師。揚州邗江人。15歲到上海菜根香中西蔬食處,拜楊在新為師。出師后,在上海金蘭飯店、天天飯店、中華酒樓、陶陶酒家、綠楊邨酒家,浙江南潯、福建廈門、湖北武漢、江蘇鎮江等地從廚。1955年,隨上海綠楊邨酒家內遷合肥,任酒家副主任,后任長江飯店餐廳行政組長。1970年起,參加了《中國菜譜》、《中國名菜譜·安徽分冊》的編寫工作,并與他人合編了《素菜譜》、《家庭烹調》等書,其中《素菜譜》幾次參加國外書展。
    方乃根擅長烹制淮揚風味菜肴,對魯、徽菜等烹調技藝也有一定造詣。代表作有:葡萄魚、荷花酥雞、金絲繡球、海棠鱉裙、鴛鴦花菇、櫻桔哈士蟆等。先后培訓中青年烹調師250名,現在多成為安徽飲食業技術骨干。
    尹長山(?~?),富春茶社名廚。尹長山16歲在磚街學習廚藝,19歲就當上教場如意園面館的領作。因手藝精湛,22歲被陳步云請到富春接替去世的黃師傅當領作。他心靈手巧,敢想敢作,領作富春白案,潛心研制點心新品。首先在餡心和調味上做文章,發明了號稱“天下一品”的三丁包,而且開啟了按季節時令開發、供應不同品種的先河,相繼推出蟹黃包、雪菜包和野鴨菜包,受到普遍歡迎。
    尹長山技藝精湛,師德良好。他態度和藹,工作認真負責,耐心細致,毫無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學員,為富春師承樹立了表率。
    楊玉林(1922~2003),揚州名廚,揚州白案名廚,淮揚菜烹飪大師。17歲到揚州天鳳園拜丁萬谷為師,還得到王蔭昌等名廚指導。先后在月明軒、富春茶社執廚。1978年,在江蘇省揚州商業技工學校授烹飪課程程近二十年。他以熘、炸、爆、煮、燜、煨等烹調技藝見長,創制“門泊東吳萬里船”菜。名作有醋熘鱖魚、酥炸番茄、爆雙脆等。1985年,揚州市總工會授予其“德藝雙馨淮揚烹飪名師”稱號。
    薛泉生(1946~ )中國十佳烹飪大師之一,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烹飪評委,中國烹飪國際評委,中國十大名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曾奪得全國第二屆烹飪大賽三項全能金牌等。師從丁萬谷,得其真傳,并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勇于創新。創制乾隆南巡宴、春江花月宴。作品揚州文昌閣、如意帶魚、御果園、虹橋修禊等獲國家大賽金獎。曾赴日本、新加坡等國獻藝。其職業生涯所獲285件獎牌、證書、書籍被揚州市檔案館收藏。
    王立喜(1940~ )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傳承人。烹技高超,技術全面,操作瀟灑。1959年揚州市職工比武大賽,他從活雞宰殺到醋熘雞丁上席,3分零7秒一氣呵成。標志性技藝影響一代人。1973年起,參與首部烹飪教材編寫。全國第三屆烹飪大賽時,任揚州代表隊隊長,為獲得團體金杯作出貢獻。參加揚州市接待重要賓客及重要宴席設計,并任制作總監。
    陳春松(1946~ )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國家一級烹飪評委,高級技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烹技全面,善于創新。編著《淮揚新潮菜》、《中國揚州菜》等書。參加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任揚州代表隊副隊長。參與秋瑞宴、滿漢全席、春暉宴”等設計。曾應邀赴美國及香港等地表演烹技,深受好評。
    張玉琪(1938~ )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炒飯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師從丁萬谷,技藝精湛,尤擅冷盤和爐案。曾任富春茶社、揚州大酒店等名店廚師經理。創制三頭宴、金魚鴿蛋、梅嶺菜心等名宴名菜。率領酒店技術骨干參加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為奪團體金杯作出貢獻。多次赴粵、渝、魯等地獻藝,深受好評。
    居長龍(1940~ )中國烹飪大師,世界中餐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省餐飲行業協會名譽會長,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烹技全面,善于創新。他研制的宴席魚米之鄉宴、素菜宴、瓊花宴和精美菜品在日本同行中廣泛傳習。制作的菜肴清新雅麗,突出本味,富有質感,充滿靈氣,形成極強的“居氏風格”。創制的金絲燕菜煮干絲、天麻鱔魚、河豚魚燒裙翅、宮燈照明珠等10余種新菜登載在日本《專門料理》雜志、大型畫冊《中國淮揚菜》等書刊中。著《中國淮揚菜—居長龍精品集》等。在日本弘揚淮揚菜20多年,積極推動中日烹技交流?!渡嗉馍系闹袊酚涊d了他的淮揚菜技藝。
    徐永珍(1944~ )女,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協會原副會長,省、市烹飪協會副會長,揚州富春茶社原總經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江蘇省優秀女企業家、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二十世紀60年代初,她在揚州的青工烹飪比賽中,以搟餃皮第一名脫穎而出。她主編《中國淮揚菜·面點與小吃》,創制了海參包、麻辣雞餃、鮮貝餃、蟹黃魚翅餃等10多個品種。1988年參加全國第二屆烹飪大賽,獲面點個人金獎。先后出訪日本、美國、法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香港地區,進行技術表演與交流,受到很高贊譽。
    陳恩德(1947~ )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烹飪評委,國家一級烹飪裁判員,江蘇省名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二十世紀80年代初,在江蘇省首屆美食比賽中成績優異。在揚州接待國賓和中央領導等時,主持白案制作。2002年,隨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出訪柬埔寨,參加11國首腦會議,專司白案制作。2005年10月,獲中國烹飪協會頒發的“中國烹飪大師金廚獎”。參與研制《紅樓宴》等名宴,創制的紅樓細點列入中國名宴《紅樓宴》菜單。受聘任揚州多家速凍包子企業、著名茶社技術顧問。
    鄭連安(1947~ )?;磽P菜烹飪大師,特級面點大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常務理事。代表面點作品有:翡翠燒賣、鴿餃、白菜餃、三丁包”、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等。曾到歐、亞、非11個國家和地區考察和獻藝,曾赴廣州、深圳、上海、四川等地引進面點制作技藝和花色品種。他參與編寫了《揚州點心500例》。1993年,受聘任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評委。1982年,曾赴英國白金漢宮為英女王做菜。在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婚禮上,任中國菜主廚。1982年,任北京亞運會廚師代表團團長。2001年,鄭連安前往深圳面點王餐飲有限公司從事研發工作,選取多種具有傳統特色和創新口味的產品。他被譽為深圳面點王。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授予“深圳市杰出名廚終身成就獎”。
    周曉燕(1964~ )。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教授、高級技師,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揚州市烹飪協會副會長。國家一級烹飪評委,國家一級烹飪裁判長,中國烹飪國際評委,江蘇省名廚專業委員會主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新一代淮揚菜領軍人物。多次赴海內外獻藝,受到高度評價。擅制冷菜拼盤。他的“荷塘月色”將蘆筍、黃瓜、火腿等十幾種食物拼成畫面,似荷葉迎風搖動,獲 “亞洲餐飲大賽”金獎和“世界餐飲大賽”特別金獎。他用“蓑衣刀法”切蘭花萵筍,做“脫骨魚”和“三套鴨”,在中央電視臺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理論與實踐俱佳,主編《烹調工藝學》等書籍,發表烹飪專業多篇論文。
    王仲海(1934.~)特一級烹調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淮揚菜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師從唐乾余。長期為首長和外事工作服務,多次主持國家領導人宴請外國元首的宴會,受到“其味無窮”等評價。烹技嫻熟,擅燉、燜、炒。尤以掌握火候見長。以正宗淮揚菜烹調方法為主,兼吸收川、粵等幫派的風味。所制菜肴色、香、味、形俱佳。曾赴美、日獻藝,好評如潮。
    楊鳳朝(1941~1998),揚州人,特一級素菜烹調師。楊鳳朝18歲在瘦西湖鳧莊飯店學徒,受到丁萬谷、王春林、戴立芝等名師賞識和指點。
    楊鳳朝先后到上海龍華寺、王佛寺、功德林菜館、浙江靈隱寺、寧波七塔寺、天潼寺訪師會友,切磋交流,又在佛教圣地普陀山拜名廚宗真項為師,拓展了思路。他的素菜烹飪技藝形成了“源于齋食,又仿葷食”的特點。在烹制方法上既突出了素菜的特點,又保持了淮揚菜的特色。
    1982年,為了迎接鑒真大師塑像1200周年回國巡展,楊鳳朝受上級委托,創辦了揚州大明寺素菜館。他親自掌勺,推出特色名菜羅漢大全、素炒蟹粉等。中外佛教界領袖趙樸初、星云法師、森本長老等先后多次品嘗,贊不絕口。
    楊風朝多次應邀參加省級以上的美食交流活動,被委派到首都北京為國家的重要會議服務,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勉勵。
    仇根幫(1940~  ),揚州賓館原廚師長。上世紀50年代初在興化水鄉從師于賀文斌。1960年調揚州交際處(現西園飯店前身),從師于名廚肖太山、丁萬谷等人。由于勤學苦練,基本功扎實,紅白案、爐頭、涼菜等技術全面。   
    仇正幫多次為中央領導同志李先念、陳云等執廚。他制作的蟹粉獅子頭堪稱一絕。他制作的揚州炒飯米粒顆顆分明,雞蛋金黃,火腿殷紅,蔥花碧綠,色香味俱佳。 1988年6月,應新加坡邀請,隨紅學家馮其庸率領的中國紅樓夢藝術展覽團赴新表演淮揚紅樓菜。新加坡聯合早報、聯合晚報、電臺、電視臺發表評論,給予高度評價。
    邵金海 (1946~  ),揚州市政府原第一招待所(萃園飯店)廚師長。二十世紀60年代畢業于揚州市烹飪學校。拜揚州名廚汪有才、楊玉林為師。
    邵金海擅長正宗的淮揚菜肴制作,在烹調上重在火工。他制作的鴛鴦蝦球、生煎鮰魚、原盅龍鳳湯等形態飽滿,顆顆分明,色彩鮮明,并含有豐富的營養,受到行家的刮目相看。
    1966年,調至江蘇省委高干招待所工作,先后為中央首長譚震林、谷牧、張鼎丞等同志辦過宴會,受到好評。1981~3年,曾隨中建公司赴伊拉克工作,為中國駐伊大使館組織大型宴會。1988、1990年曾兩次赴上海參加“淮揚菜美食節”,1989年赴香港學習考察,并為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舉辦宴會,獲得成功。他多次受聘于省煤炭烹飪學校,市烹飪協會等單位授課和考評活動。邵金海善于吸收,敢于創新。
    王茂榮(1945~  ),著名面點烹調師。師從張寶龍、徐有文。曾在南京華東飯店、雙門樓賓館執廚。原揚州市第二招待所白案廚師長。精通四大面團,擅作糕點小吃。1972年,柬埔寨王國前國王西哈努克訪問南京,王茂榮領銜制作小籠包子等點心,受到西哈努克稱贊。周恩來總理接見了王茂榮等廚師。
       

    名廚


    自古揚州名廚輩出。蘇軾撰詩“齋廚圣賢雜,無事時一中”。 袁枚、趙翼等撰詩頌蕭美人廚技。清代,“揚州憶,精鑒聘名庖”?!扳胰斯り惙钾?,文酒清宴舒容儀?!?“吟社肯辭詩韻險,香廚各斗食單新?!?“天廚膳罷刀錯落,大賈人家先知美?!薄稉P州畫肪錄》載:“烹飪之技,家廚最勝”。該書記載了一大批家廚。

    上世紀四十年代,揚州名廚有丁萬谷、武兆俊、汪有才、戴立芝、王春林、陳德全、陳金柱、黃忠林、王應昌等。揚州現有廚師15.2萬人。2000年,中國評定的首批55名中國烹飪大師中,揚州有2位入選?,F擁有江蘇省唯一的飲食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擁有中國烹飪大師60多人。其中從廚50年以上的元老級大師10人,擁有淮揚菜烹飪大師300多人。

    揚州古代家廚   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烹飪之技家庖最勝。如吳一山炒豆腐、田雁門走炸雞、江鄭堂十樣豬頭、汪南溪拌鱘鰉、施胖子梨絲炒肉、張四回子全羊、汪銀山沒骨魚、汪文蜜蛼螯餅、管大骨董湯、鮆魚糊涂、孔讱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馬鞍橋,風味皆致絕勝。吳楷,字一山,召試中書,工詩文詞賦,善小楷,好賓客,精烹飪。揚州蛼螯餅,其遺法也。田焯字雁門。江都人,頗著文名。有《雁門詩抄》,善烹飪,尤善走炸雞。江藩字子屏,號鄭堂,清經學家,惠棟的再傳弟子,又參以江永、戴震兩家,著述頗豐,有《國朝漢學師承記》《爾雅小箋》《隸經文》等書行世。他交游廣闊,學識淵博。江藩在揚州多子街(即現甘泉路)有祖業天瑞堂中藥店。汪棣,字韡 懷,號對琴,又號南谿。儀征人,國子博士。與兩淮鹽運使盧雅雨為詩友,“多蓄奇書,性好賓客,樽酒不空”。與名士戴震、惠棟、王西莊等常為文酒之會。施胖子,山陰人。始從繼父學寫真,兼畫美人,謂之施美人。與寓小秦淮的楊良皆善畫驢。江嘉理,字文密,徽州人。美髯公,性豪邁,工書,善烹飪,精于醫。小山上人,即釋方珍,字席隱,居地藏庵,工詩畫。文思,清代僧人,出家揚州天寧寺。字熙甫,工詩。又以善制素菜著稱于世,所制豆腐羹、甜漿粥別具一格。其制豆腐羹為康熙、乾隆南巡接駕菜品?,F為揚州名肴。

    蕭美人 (1743~1796),中國古代著名女廚師。儀征人,獨門長女。少年時以儀態高雅、天生麗質而出眾。其父承祖業開兩家茶食店。她耳聞目睹大師傅制作各式糕餃、茶點,將各種配料配方熟記于心。其夫為茶食店作坊的落魄書生。

    蕭美人25歲時,鄰居失火,殃及其家,父母燒死,丈夫殘疾。為維持生計,她在自家店門口擺攤賣糕餃、茶點。她采用大米粉與糯米粉各半,粉內摻拌果泥、核桃仁等,和勻成塊,面上裝點一些紅綠梅絲,然后蒸熟。她制作的許多新糕餃都使客戶稱絕叫美。蕭美人50歲時,家里擴成了大作坊,雇傭的糕點師傅有七、八十人之多。乾隆五十九年,袁枚特派人到儀征購蕭美人點心,以一千件贈江蘇巡撫奇豐額。袁枚、奇豐額、趙翼等賦詩贊蕭美人。

    丁萬谷(1898~1971),揚州人。民國4年(1915),入揚州金魁園餐館拜孫黃毛、許明祿為師。孫許長期在鹽運使衙門主廚,精通滿漢全席、官府菜、文人菜、鹽商菜。丁萬谷得孫許真傳。民國19年(1930),與人合開天鳳園餐館,地方名流多往就食。民國24年(1935),任江都縣商會餐館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谷諔馉幤陂g,在“揚社”(今公園橋西)開設菜館??谷諔馉巹倮?,復開天鳳園餐館。

    揚州解放后,先后在揚州飯店、冶春園、菜根香飯店等主廚。1958年任揚州市廚師行業協會理事長。擅長叉、烤、燉、燜,善制醋熘鱖魚,又擅刀刻瓜燈。他熱心傳藝帶徒,1959年任教于揚州烹飪學校,培養弟子數百人,有“維揚名廚莫不出于丁氏門中”之譽。曾任揚州市政協委員、市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丁萬谷曾經為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制作揚州菜肴。

    李魁南19111984)?;磽P烹飪泰斗。出生于揚州烹飪世家。其父李隆德精于廚藝,自創揚州菜根香飯店,傳于長子李魁年,弟兄五人魁年、魁南、魁榮、魁儒、魁庭先后成為京、滬、寧、揚的揚州名廚。李魁南于1924年到漢口學習川菜,因其勤奮、誠實,深得師傅厚愛。滿師后隨師傅赴上海梅龍鎮酒家掌勺十余年。他將淮揚菜與川菜糅合,菜品高雅清雋而名揚滬上。1937年,李魁南回揚州,協助李魁年執掌菜根香。菜根香一度成為揚州廚師的搖籃。1946年他又到上海梅龍鎮酒家執廚。解放后,被調借北京飯店執掌國宴。1953年,調進北京飯店。1959年人民大會堂落成,他被聘請為中餐淮揚菜部負責人,主理過國慶10周年國宴,數次為中外國家元首掌勺淮揚風味國宴。

    蕭太山(1914~1998),揚州名廚。14歲時開始學廚,先后在蕪湖、上海、南京等地拜師學藝,成為揚州名廚范本善等的門生。蕭太山擅長烹制淮揚官府、鹽商、私家菜肴,烹制的菜肴原汁原味,注重火功,高雅精當。代表菜肴有:清湯魚翅、神仙燜鴨、五味火鍋等。民國年間,金陵政要名流欣賞其菜。新中國成立后,為中央、省、市有關方面制作高級宴席,頗受贊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任揚州西園飯店廚師長。1981年,隨省烹飪代表團赴香港進行烹調技術表演。香港《文匯報》、亞洲電視臺先后專訪報道。退休后被聘任新華社駐深圳貝嶺居賓館首席淮揚菜廚師,為中央政要、香港著名人士制作菜肴,聲譽卓著。

    張廣慶(1903~1982),揚州白案名廚。15歲投店學徒。20歲后,輾轉于南京、上海等地,廣泛汲取各地細點制作工藝之長,逐步形成個人獨特風格。1940年,回揚受聘于富春茶社當領作。張廣慶虛心學習名廚尹長山技藝,并將外地外幫的風味特色糅進維揚細點。他將雙麻小燒餅改進為雙麻酥餅,推出甜、咸兩大類十多個花式,還增添了銀絲卷、千層油糕等新細點。1959年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上海錦江飯店舉行。中央華東局財辦副主任忻元錫專程來揚,借調張廣慶赴滬為政治局擴大會議領銜制作揚州點心。同年,張赴北京參加建國10周年觀禮和國慶宴會。

    戴立之(1912~1988), 老菜根香飯店名廚。以站爐著名。善于掌握火候,擅長制湯,制菜清爽迅速。創八大錘(香酥雞腿)、烏云蓋雪(棗泥山藥)、雪里淘金(金桔蛋白)等。

    汪有財      )揚州名廚,15歲學藝,滿師后到漢口、上海、青島、濟南等地,受聘名店、名門,擔任淮揚廚師。因技藝精湛,回揚后在丁萬谷的天風園當幫廚,主理大案,菜路寬泛,制作精細,菜式變化多端,品位高雅,備受丁萬谷賞識。建國后,為車站飯店、揚州飯店、江陽飯店廚師。受商業部推薦,擔任黑龍江商學院講師。他從1960起先后擔任揚州烹飪學校、揚州商業技校、揚州商學院烹飪系兼職教師。因腦溢血而殉職于課間。從教20余年,他的技術風格影響揚州烹飪的幾代人。

    武兆俊 (1920~?),15歲投店學徒。1935年起,先后在揚州教場春園、小覺林茶館、鎮江交通銀行廚房、上海紅葉食品店從廚。1950年至1962年,先后在揚州富春茶社、冶春園執廚。1960年,被授予三級技師稱號。1963年至1964年,任富春茶社紅案組長。1964年至1971年,在揚州飯店工作。1971年至1976年,赴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賓招待處執廚。曾出席1977年揚州市“雙學”代表會議(特邀代表)。他制作的淮揚菜精益求精,技術功底扎實,擅長案板刀功,技術全面。

    莫有庚(1921~1982),揚州籍上海名廚。14歲到青島中國銀行廚房隨父學徒,后拜吳松三為師。1938年以來,在香港中國銀行、上海中國銀行執廚。1945年,任上海中國銀行主廚。1950年,與弟莫有財、莫有源合作創辦莫有財廚房(今上海揚州飯店),任經理并主理廚務。他參加編寫《家常菜譜》等。擅長烹制揚州風味菜肴,博采滬、粵、京等地菜肴特點。代表作有:雞火干絲、蟹粉獅子頭、蜜汁火方、松仁魚米、三色魚絲等。培養出全國名廚聯誼會會長李耀云等一批名廚。

    呂正坤19192010),揚州邗江人。上海市榮譽特級烹調師。1934年,在杭州味中味菜館學廚。1938年后到上海桔川菜館、天天飯店、潔而精菜館、鳳凰樓菜館、成都飯店等從廚。1979年退休后,被聘為上海市飲食技術中心講師。1983年,擔任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評委。呂正坤的代表菜肴有:干燒鯽魚、干煸牛肉絲、家常豆腐、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莧菜等,既有川菜風味特色,又有淮揚菜特點。周恩來、陳毅等中央領導同志曾對呂正坤烹制的菜肴給予了很高贊譽。

    方乃根19162016),特一級烹調師。揚州邗江人。15歲到上海菜根香中西蔬食處學徒,拜楊在新為師。出師后在上海金蘭飯店、中華酒樓、陶陶酒家、綠楊邨酒家,湖北武漢、江蘇鎮江等地菜館從廚。1955年,隨上海綠楊邨酒家內遷合肥,任酒家副主任,后任長江飯店餐廳行政組長。曾任安徽省烹飪協會副會長,被譽為徽菜泰斗。1970年起,先后參加了《中國菜譜》《中國名菜譜·安徽分冊》的編寫工作,并與他人合編了《素菜譜》《家庭烹調》等書。

    方乃根擅長烹制淮揚風味菜肴,對魯、徽菜等烹調技藝也有一定造詣。代表作有:葡萄魚、荷花酥雞、金絲繡球、海棠鱉裙、鴛鴦花菇、櫻桔哈士蟆等。培訓中青年烹調師250名,現在多成為安徽飲食業技術骨干。

    尹長貴 (1914~1990) ,特一級面點師。揚州市人, 14歲到揚州聚寶元茶點社學廚。滿師后先后在揚州中華園茶點社、南京瘦西湖菜館、上海老半齋菜館等事廚。1949年后,分別在南京豐富酒家、雞鳴酒家從廚。1973年與胡長齡、楊繼林等名廚共同籌辦南京首屆烹飪培訓班并執教。1983年擔任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評委、江蘇省烹飪高級職稱考評委員會委員。曾任江蘇省烹飪協會理事。 尹長貴精通四大面團制作,技藝嫻熟,尤精于酥點制作。他培養了大批高級烹飪技術人才。

    尹長山(?~?),富春茶社名廚。尹長山16歲在磚街學習廚藝,19歲任教場如意園面館領作。因技藝精湛,22歲被陳步云請到富春,接替去世的黃師傅當領作。他心靈手巧,敢想敢作,領作富春白案,潛心研制點心新品。首先在餡心和調味上做文章,創制了號稱“天下一品”的三丁包,而且開啟了按季節時令開發、供應不同品種的先河,相繼推出蟹黃包、雪菜包和野鴨菜包,受到普遍歡迎。

    尹長山技藝精湛,師德良好。他態度和藹,工作認真負責,耐心細致,毫無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學員,為富春師承樹立了表率。


    以下按姓氏筆劃排列:

    丁應林  1956年生, 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國家級裁判員、高級考評員,部職業技能鑒定命題專家,國家一級評委,高級技師,副教授。曾任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烹飪系書記,省屬鑒定所常務副所長。多次赴外地進行廚藝表演交流。2004年率隊赴新加坡舉辦“揚州珍饈”美食節。應邀赴美國進行烹飪技術飲食文化交流。培養烹飪人才數千人。從事中國烹飪技術與理論研究工作。主講《冷拼工藝》《中國名菜》《宴會設計與管理》等課程。主編參編了《宴會設計與管理》專著與教材,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獲得獎勵。

    丁瑞金  1962年生, 淮揚面點大師,江蘇烹飪大師,中式面點技師。師從徐永珍。先后在揚州百年老店富春茶社、深圳揚州富春樓、五豐富春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炭嚆@研面點技藝,基本功扎實,技藝純熟,精通面點幾大面團的制作技藝,擅長面點制餡技術。精通速凍面點的工藝生產,不斷提升標準化發展水平,為富春面點制作技藝及淮揚風味特色的傳承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王立喜   1940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傳承人。烹技高超,技術全面,操作瀟灑。1959年揚州市職工比武大賽,他從活雞宰殺到醋熘雞丁上席,3分零7秒一氣呵成。標志性技藝影響一代人。1973年起,參與烹飪教材編寫。全國第三屆烹飪大賽時,任揚州代表隊隊長,為獲得團體金杯作出貢獻。參加揚州市接待重要賓客及重要宴席設計,并任制作總監。

    王仲海  1934年生,特一級烹調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淮揚菜項目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師從唐乾余。長期為首長和外事工作服務,多次主持國家領導人宴請外國元首的宴會,受到“其味無窮”等評價。烹技嫻熟,擅燉、燜、燴、炒。尤以掌握火候見長。以正宗淮揚菜烹調方法為主,兼吸收川、粵等幫派的風味。所制菜肴色、香、味、形俱佳。曾赴歐、美、日、東南亞獻藝,好評如潮。

    王茂榮  1945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著名淮揚面點師。師從張寶龍、徐有文。曾在南京華東飯店、雙門樓賓館執廚。原揚州市第二招待所白案廚師長、副所長。精通四大面團,擅作糕點小吃。1972年,柬埔寨王國前國王西哈努克訪問南京,王茂榮領銜制作小籠包子等點心,受到西哈努克稱贊。周恩來總理接見了王茂榮等廚師。

    王保順   1954年生,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烹飪名師、省餐飲業省級評委、有突出貢獻的高級技師,獲全國烹飪大賽個人銀獎、團體金獎、市烹飪大賽特別金獎。擅長冷盤、燉燜。任原揚州大酒店行政總廚。曾被聘任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揚州商業技工學校兼職講師。

    王洪波  1982年生,江蘇省首批十大青年名廚、餐飲業省級評委、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名師、江蘇烹飪大師。先后在富春茶社南京店、富春茶社揚子店、揚州富春茶社從廚,現擔任富春茶社行政總廚。曾獲揚州市技能競賽中式烹調技能第一名,并獲揚州市“五一”勞動獎章,被授予“揚州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中餐熱菜金獎。他制作的傳統菜頗有特色,新潮菜也精巧入味。

    王羅根  1971年生,中式烹調技師,中國烹飪名師,江蘇省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國家餐飲業評委,揚州市勞動模范,獲江蘇省第四屆創新大賽個人特金獎、團體筵席特金獎等。鉆研業務技能,遍訪名師,并進行淮揚菜創新。近年來整理推出“淮揚真州風情宴”宴席,歷任儀化東園飯店、黎明大酒店(四星)、遠景國際大酒店、乾隆餐飲有限公司、順水樓大酒店等廚師長、總廚、飲食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經常性地開展對外交流,積極地帶好弟子,勤于施教。在《中國食品》《東方美食》等雜志發表作品。

    王恒余  1971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大運河美食全球推廣大使、揚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名廚總廚專業委員會主席、江南一品餐飲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成立江南一品淮揚菜研究所,致力于創新研發新的淮揚名菜,其中代表鹽商文化的江南鹽商宴等特色宴席獲得業內好評。多次赴港澳臺進行學術交流、參與制作接待國內外領導人的國宴。被聘為東方美食學院客座教授、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烹飪系校企導師、擔任省級和全國級餐飲業評委,獲第六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個人金獎、首屆中國烹飪金匠獎。

    王愛紅 女,1979年生,高級講師,江蘇省領軍人才,揚州市烹飪專業學科帶頭人,中式面點高級技師,高級西式面點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全國餐飲二級評委,中國烹飪大師?,F任揚州旅游商貿學校烹飪系主任。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7枚金牌。指導學生參加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獲8枚金牌。曾獲江蘇省技能大賽教師組一等獎第一名,積極將技能大賽成果轉化。參編教材2本,發表論文5篇。連續多年“揚州市優秀教練” “江蘇省技能大賽先進個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優秀指導老師。

    王朝陽   1964年生,曾任珍園飯店、西園大酒店廚師長。1992年調任北京江蘇飯店廚師長。1996年被揚州市政府派美國西港市表演淮揚菜。曾在駐英國大使館、駐葡萄牙大使館從廚。 2006年以來,任日本八王子海苑飯店中華料理部料理主任、日本中華街梅蘭飯店名古屋茶屋店料理長。在西園、英國工作期間接待了中外首長。

    仇根幫19402019),揚州賓館原廚師長。上世紀50年代初在興化水鄉從師于賀文斌。1960年調揚州交際處(現西園飯店前身),從師于名廚肖太山。由于勤學苦練,基本功扎實,紅白案、爐頭、涼菜等技術全面。仇根幫多次為中央領導同志執廚。長期為香港愛國企業家服務。他制作的河鮮、湖鮮、江鮮有特色,尤其是蟹粉獅子頭堪稱一絕。他制作的揚州炒飯米粒顆顆分明,雞蛋金黃,火腿殷紅,蔥花碧綠,色香味俱佳。 19886月,應新加坡邀請,隨紅學家馮其庸率領的中國紅樓夢藝術展覽團赴新表演淮揚紅樓菜。新加坡聯合早報、聯合晚報、電臺、電視臺發表評論,給予高度評價。

    方志榮   1968年生, 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省美食工匠?,F任揚州東園集團餐飲運營總監,拜徐永珍為師,擅長茶點工藝、宴會點心的制作,技藝全面。揚州金搟杖面藝工作室創始人之一,編著了十余本面點專業圖書,多次獲得面點行業比賽金牌、銀牌等。能運用現代餐飲廚房管理理念,在產品設計方面有造詣。

    孔祥兵   1975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中國淮揚菜烹飪大師,師承薛泉生?,F任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萬榮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淮揚菜總監。在第七屆全國烹飪大賽中獲得金獎。他將淮揚菜與浙湘齊魯菜相結合。設計的菜式符合北京餐飲市場要求。

    孔祥林  1936年生,淮揚菜烹飪名師。1953年從廚,師從戴立芝,先后在揚州飯店、菜根香飯店從廚?;磽P菜制作功底扎實。講究選料、刀工、制法、烹調、口感,注重風味特色。他技藝全面,精益求精,菜肴制作堅持標準,從不馬虎。注重青年廚師的培養,無保留傳授技藝。培養的廚師一代又一代。很多廚師已奔赴全國各地乃至走出國門。

    鄧 晨  1971年生,本科學歷,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師從于中國烹飪大師徐永珍、淮揚菜大師邵金海。先后任揚州市翠園飯店、三福園、紫藤園、市人民大廈行政總廚、總經理,2001年起,任揚州意滿樓酒店、金滿樓大酒店總經理。在紅、白兩案上都有特色。曾獲揚州市級機關創新菜大賽金獎、揚州市名宴評比銀獎、中國烹飪協會熱菜特金獎。應國務院機關餐廳邀請進行烹飪技藝交流活動。代表菜點有三丁包、上湯素燕、翡翠珍珠豆腐、金丹獅子頭、菊花銀魚。

    龍業林  1968年生,揚州金搟杖面藝工作室創始人之一,高級面點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曾任昆山賓館、北京釣魚臺前門賓館、上海鴻禧酒店、揚州順水樓大酒店、揚州淮左名都大酒店面點廚師長,先后參與編著了《一定要學的面點100種》《中式面點工坊》《休閑早茶》《鐘情小吃》《尚品點心》《酥點大全》等10余本面點系列叢書。對中西面點皆有造詣,擅長淮揚細點、造型面點的制作。

    葉千金  1973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烹飪大師、高級技師、餐飲業省級評委。師從張春蘭。掌握多種富春點心的制作技藝,點心皮餡均勻,造型美觀,口味純正。對四大面團的制作工藝頗有研究。她能將澄粉、粵菜起酥技術融入淮揚面點。她制作的茼蒿燒賣等頗有新意?,F任富春茶社白案廚師長。曾獲中國淮揚菜大賽面點金獎、第七屆中國美食節“金鼎獎”、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金獎。市三八紅旗手、省勞動模范。

    成樹華  1962年生,中國烹飪大師、國家級評委、灌南縣九屆政協常委,師從薛泉生?,F任灌南新世紀大酒店董事長,江蘇餐飲民營企業家。他銳意進取,嚴格內部管理,服務熱情周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居全縣飲食服務業的榜首。19983月被連云港市貿易局授予“經濟巨人”稱號。1998年被省貿易廳、勞動廳表彰為“優秀廚師”。參加省第三屆、全國第四屆烹飪技術比賽,分別獲金獎、銀獎。自主研發的灌南食用菌菜60多種。2018年,中央電視臺七套鄉土欄目播放其制作的6款菜肴。 

        1964年生,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高級技師、淮揚菜烹飪大師、國家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為王鎮的學生。省技工院校專業帶頭人。市職教教科研中心烹飪專業組副組長,曾三次獲得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省第二屆烹飪大賽雕刻金獎等眾多獎項;編著出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烹飪專業規劃教材六本,參編烹飪專業書籍十余本。擅長傳統菜品制作和食品雕刻,并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創制了一批實用性強、推廣價值高的教學菜肴,得到了行業的認可和學生們的好評。

    朱云龍  1962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教授。國家級餐飲業評委、裁判員。 策劃并參與24屆世界大學生冬運會、16屆亞洲運動會等餐飲服務工作;赴多個國家對外國留學生進行技術培訓和表演;赴日本表演淮揚菜。獲世界中餐烹飪大賽銀牌,省第四屆烹飪大賽3枚金牌,全國首屆電視烹飪大賽總決賽熱菜“金獎”。帶領學生參加首屆全國高等學校烹飪技能大賽,獲金獎、最佳指導老師獎。赴全國多個城市(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廣州、武漢等)主持和參與中國美食文化節活動。曾為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錄制系列專題教學節目。主編、參編并出版了《中國冷盤》《熱菜制作工藝》等書籍。發表數十篇論文。

    朱志寬  1970年生,中國烹飪大師、省級餐飲行業專職評委、國家級餐飲行業專職評委、首批淮揚菜美食工匠。曾先后在南京、北京、太原等城市從廚,長期擔任廚師長,總廚一職。在北京國宴“無名居”期間接待過多位國家領導人以及文藝界知名人士。獲省第四屆創新菜大賽個人金獎、團體金獎,東方美食揚州論劍最具創意金獎,第三屆全國中餐技能創新賽個人銀牌。曾任揚州紅杉樹酒店總廚,總經理?,F任江南一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 文   1966年生, 烹飪與營養專業本科畢業。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教師,烹飪高級技師,高級實驗師,江蘇省烹飪名師。獲1997年“慶回歸,賀亞舉揚州瓜燈展覽會”一等獎、千島湖杯中國淡水魚烹飪比賽銀獎、2004年第四屆江蘇省美食杯烹飪比賽團體特金獎、韓國慶尚南道烹飪比賽獲雕刻金獎、2018"金山杯“江蘇鄉土風味烹飪比賽特金獎等。烹飪技藝全面,精通冷拼工藝、食品雕刻、韓國料理,烹飪理論比較扎實,參加多本烹飪教材的編寫,在省級以上刋物上發表論文十幾篇,編著《食品雕刻技藝與水果拼盤造型》。多次參加市級、省級以上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劉 忠 1968年生,烹飪技師,營養配餐師,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餐飲業省級評委、江蘇省生活技工學??妥淌?。師從王立喜,擅長淮揚菜。打造綠色、健康、營養之美食,創“十二生肖宴”。獲2003年第五屆全國烹飪比賽熱菜個人銀獎、2003年省第四屆烹飪技術比賽熱菜個人金獎、2007年江蘇省第五屆烹飪技術比賽銀獎、2012年江蘇省創新菜烹飪技術比賽特金獎?!耙晕稙橄?,以養為本”是他的經營宗旨?,F任揚州大學后勤保障處飲食服務中心配送中心經理。打造了揚州配送餐飲行業的著名品牌。

       1963年生,副教授、高級烹調技師、國家級二級評委。從事《烹調工藝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獲省二、三屆烹飪比賽熱菜金獎、全國第三屆烹飪比賽獲熱菜金獎、第四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熱菜、冷菜金牌、全國第十一屆廚師節金廚獎。19941996年,選派至我國駐加拿大使館當廚,先后負責并制作過國家領導人高訪團的宴會接待任務,組織制作大型招待會和酒會。1998年以來,在上海、西安、南京等多家星級飯店舉辦淮揚菜美食節,赴日本舉辦淮揚菜美食節和烹飪技藝交流表演。出版多部著作,發表論文。

    劉才兵   1970年生, 高級技師、餐飲業國家級評委、中國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江蘇錦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獲市第二屆創新大賽特金獎、省第三屆創新大賽面點特金獎、首屆長三角面點大賽金獎、首屆全國中餐技能創新大賽面點金獎、最佳面點師稱號。精通淮揚面點四大面團的制作工藝,擅于總結生產過程尚未完善的細節,掌握現代人的消費理念,通曉各類傳統小吃、茶食、席點、淮揚名菜,掌握烹飪美學。代表江蘇省代表隊參加臺灣中華美食交流。

    劉寧海   1964年生, 1982年進揚州商業技工學校學習,1984年畢業后留校工作。曾擔任過烹飪系黨總支書記等職。中式烹飪高級技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全國餐飲評委、江蘇烹飪名師、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教師。擅長淮揚菜傳統名菜、名點的制作。對菜肴的制作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有著豐富理論與實踐經驗。參與培養了一大批實用性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發表論文數十篇、出書若干。被授予“2009年江蘇省餐飲業領軍人物”榮譽稱號、獲2009年聯院教學成果一等獎,烹飪從教三十年榮譽教師。

    劉順保  1973年生,淮揚菜非遺美食傳播大使、中國烹飪大師、高級面點技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揚州金搟杖面藝工作室、揚州面點網創始人,師從陳春松、龍業林?,F任揚州中集格蘭云天大酒店早茶經理兼中餐廚師長,擅長淮揚酥點,傳統面點、花式粉點,揚州早茶等,烹飪技藝全面,作品時尚、高雅,兼顧傳承與創新,先后主編了《酥點大全》等十余本面點專業圖書,傳授的學員遍布海內外。

        1977年生,市十大名廚之一,淮揚菜烹飪大師,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市技術能手。1998~2006年,任揚州、北京、上海等四星級酒店廚師長。2012年,創立揚州麗島酒店有限公司。2015年至今,加入揚州獅子樓大酒店,負責廚房團隊。多次參加國內,省內的烹飪大賽,獲得優秀大獎。多次代表揚州市在國內推廣淮揚菜。

    孫日華   1967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省烹飪大師,市十佳廚師,中國淮揚菜十大烹飪名師。揚州西園飯店廚師長。擅長紅樓宴、三頭宴制作。多次帶隊赴成都、濟南、北京等地表演淮揚菜。

    孫賢彪   1949年生, 江蘇烹飪大師、全國餐飲業評委、高級烹調技師。 先后在文園飯店、菜根香飯店、富春茶社等工作。被派往中國駐幾內亞大使館、北京大都飯店綠楊邨酒樓、北京港澳中心淮揚餐廳、北京新興賓館、日本樓外樓工作。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全面掌握爐、案、碟,尤其擅長爐灶技術。曾多次參加各類美食節活動。在第二屆全國餐飲博覽會上制作的三套鴨、富春雞,獲中國名菜。

    孫庭吉19381995),淮揚菜頂級烹飪名師。1956年從廚,師從王蔭昌,先后在原飲食服務公司揚州飯店、富春茶社、菜根香飯店、月明軒飯店從事廚藝與經營管理工作。他從事淮揚菜制作三十余年,技術功底扎實,擅于刀工刀法的靈活運用,菜肴制作花式品種繁多,特別講究原材料的綜合使用率,爐灶功夫強,出品注重色香味形。他善管理、技藝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稱得上是文武雙全。1960年起,擔任揚州烹飪學校兼職教師,參與編寫烹飪初級教材。1981年,他率領廚師代表團赴美國華盛頓表演。華盛頓郵報作了專題報導。他精瓜燈雕刻,栩栩如生。

      力  1971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烹飪技師,市級“企業首席技師”、江蘇省美食工匠、淮揚美食工匠。師從居長龍、邵金海。1991~2002年,在揚州萃園飯店從廚。2003~2011年在日本工作?,F任“居氏料理研究室”成員,皇冠假日酒店“居長龍大師工作室”行政總廚。2013年獲聯合利華杯烹飪比賽金獎。2019、2020年,隨居長龍大師連續兩次出席第三屆、第四屆海南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現場表演、宣傳、弘揚淮揚菜。

       1983年生,碩士、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江蘇省名廚委員會副主席。獲全國、江蘇省烹飪大賽金牌;全國職教技能大賽項目第一名;省職教技能大賽連續四年金牌;揚州市新長征突擊手,揚州市烹飪專業帶頭人。牽頭制訂教育部、省中餐烹飪專業教學標準;主編人社部培訓中心中式烹調師(四級)培訓標準手冊;參與國家課題2項;主編烹飪專業書籍6本;發表專業論文十余篇。

        1974年生,注冊中國烹飪大師。泰安市政陽餐飲管理公司總經理。泰安市飯店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師承薛泉生。國家鉆級酒家等級評定注冊評審員。國家一級評委;國家一級裁判員;山東省首席技師;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魯菜特級大師;中國高級營養藥膳師。20167月 代表中國隊赴法國參加中國非遺美食國際邀請賽,榮獲最高獎項——特金獎。

    李廣仁19371991),淮揚菜頂級烹飪名師。1956年從廚,師從戴立之,菜根香飯店廚師。爐上功底扎實,講究出品質量。特別擅長爐灶(烹調)功夫。尤精傳統特色功夫菜肴的制作,煎炒燉燜、叉燒、醋熘等烹法運用自如。曾赴歐洲為中國外交使團工作8年。曾兼任揚州生活科技學校兼職教師,他注重青年廚師的培養,言傳身教,毫無保留,為淮揚菜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李永泰19382015),江蘇名譽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拜丁萬谷為師,刻苦鉆研淮揚菜的烹調技藝,功底扎實。擅長燉燜。曾在月明軒飯店領銜掌廚。推出三套鴨、獅子頭、香酥魚片、酥焅鯽魚等淮揚傳統名菜,還創新了月明豆腐、熗河鰻等菜點。多次參加國內外的烹飪技術交流活動。1992年隨中國烹飪代表團訪問日本,表演的菜品轟動日本烹飪界。曾為特邀代表赴京為中央會議服務,其精湛技藝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贊譽。揚州市政府授于他“最佳名廚師”金杯。

    李建美  1976年生,中式面點技師,2010年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名廚”榮譽稱號。自1992年起從事淮揚面點生產逾27年。先后在揚州富春大酒店、錦春大酒店等單位從事白案生產管理工作,現為錦春大酒店白案廚師長。熟練掌握淮揚面點制作技藝,所制作點心造型精美、皮餡勻稱、口味醇正,特別對鮮肉包、蟹黃包、翡翠燒賣、月牙蒸餃等生產技藝有獨到之處。曾獲第八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銀獎。

    李家龍  1975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烹調技師、揚州市技術能手、江蘇烹飪大師、江蘇省餐飲業金牌廚師、江蘇省餐飲業評委。師從周健強。先后在北京亮馬河大廈、北京江蘇大廈、揚州富春大酒店任廚師長。獲揚州市青工技術比賽金獎、省第四屆創新菜烹飪比賽金獎、第七屆全國烹飪比賽特金獎。入編《中國當代名廚》。從業多年來,堅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為淮揚菜的繼承和發展作出貢獻。

    李順才  1970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食品雕刻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師從薛泉生。將揚州玉、木、竹雕等技藝的圓雕、浮雕、鏤空等手法滲入揚州食雕之中。主題設計展現中國人文題材。刀法輕快有力,游走自如。造像栩栩如生。

       1968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烹飪技師,中國淮揚菜大師,淮揚菜五星級評委,省級烹飪美食工匠。師承解華、陳恩德、薛泉生?,F任中國飯店協會青年名廚委副主席、揚州聚賢飯荘總經理。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最佳創新融合獎,被省商務廳等11單位授予江蘇省青年名廚技能大賽金獎。在傳統與創新上求突破??炭嚆@研技術。一專多能,精益求精。在淮揚素食與清真菜有造詣。        楊衛東   1970年生, 曾在新華社香港分社深圳辦事處貝嶺居賓館、深圳國賓館五洲賓館工作,其間參與接待過多位國家領導人。20012004年去日本。2000年籌建揚州金聚德大酒店,其后籌建金聚德酒店西區分店“煙火魚鄉”,并任行政總廚。評為揚州三十佳廚師,獲揚州淮揚菜大賽特金獎。菜肴設計制作新穎時尚。

    楊鳳朝(1941~1998),揚州人,淮揚菜素菜大師。楊鳳朝18歲在瘦西湖鳧莊飯店學徒,受到丁萬谷、王春林、戴立之等名師賞識和指點。

    楊鳳朝先后到上海龍華寺、王佛寺、功德林菜館、浙江靈隱寺、寧波七塔寺訪師會友,切磋交流,又在佛教圣地普陀山拜名廚宗真項為師,拓展了思路。他的素菜烹飪技藝形成了“源于齋食,又仿葷食”的特點。在烹制方法上既突出了素菜的特點,又保持了淮揚菜的特色。

    1982年,為了迎接鑒真大師塑像1200周年回國巡展,楊鳳朝掌勺,推出特色名菜羅漢大全、素炒蟹粉等。中外佛教界領袖趙樸初、星云法師、森本長老等先后多次品嘗,贊不絕口。

    楊風朝多次應邀參加省級以上的美食交流活動,被委派到北京為國家的重要會議服務,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勉勵。

    楊玉林(1922~2003),揚州名廚,淮揚菜烹飪大師。17歲到揚州天鳳園拜丁萬谷為師,還得到王蔭昌等名廚指導。先后在月明軒、富春茶社執廚。1978年,在江蘇省揚州商業技工學校授烹飪課程程近二十年。他以熘、炸、爆、煮、燜、煨等烹調技藝見長,創制“門泊東吳萬里船”菜。名作有醋熘鱖魚、酥炸番茄、爆雙脆等。1985年,揚州市總工會授予其“德藝雙馨淮揚烹飪名師”稱號。

    楊曉崇  1955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師。為王鎮的學生。師從薛泉生。曾在菜根香、綠揚村站頭爐。以淮揚菜為基礎,吸收川粵風味,擅長研發新菜,菜式高雅。刻苦勤奮,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廚藝不斷提高。1991年赴東瀛,先后就職于日本名古屋市中國宮廷料理龍鳳株式會社、希爾頓大酒店。他爐、案、碟操作干凈利落,廚藝精湛。1998年,自創了第一家中國江蘇料理南翔飯店。日本電視臺多次放送了由楊暁崇表演的特色料理特技節目。

    楊錦泰  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省職稱評審督導員。高校教授、高級實驗師。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烹飪教師。曾任學校實驗飯店綠楊春酒樓經理;先后在揚州、泰州、常州、上海等多地賓館、酒店任行政總廚。1993年參加全國烹飪大賽,獲個人賽12銀;1998年參加在泰國舉行的首屆亞洲烹飪大賽,獲個人金牌,同時獲得亞洲名廚的稱號。多次參與接待國家、省、市等重大外事接待活動,受到省市政府和江蘇省教育廳通報表彰。2007~2016年擔任江蘇省高校烹飪專業集訓隊教練員,指導多名學生獲得全國大賽金牌。參與揚州市烹飪協會揚州三頭宴、放心早餐工程、揚州炒飯等標準和揚州美食項目認證和制定;從2008年起,在國家級、省級專業刊物發表論文及科研成果30余篇。

    楊耀茗  1970年生, 省烹飪大師,省餐飲業一級評委。精于制作淮揚菜,獲全國第五屆烹飪大賽銀牌、省第四屆烹飪技術大賽金牌。1996年以來,在南京、江陰、無錫、揚州、深圳、蘇州等酒店任行政總廚。師從陳春松。大量汲取了傳統淮揚菜的烹飪技巧。擅長廣東菜中燕、鮑、翅、參、肚等高檔菜品的制作,以及四川菜的一般性制作。菜品受到顧客的高度贊評。

    肖慶和   1963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出自淮揚大師之家,聰穎勤奮。全方位掌握淮揚菜烹飪技藝,練就扎實的技術功底。菜品高雅。參與“紅樓宴”等研制。歷任南京、澳門、無錫、重慶等五星酒店淮揚菜行政總廚。能夠統籌千人宴會。曾隨馮其庸先生赴新加坡主理紅樓宴。先后為美國、越南、新加坡、朝鮮等國家元首和中央高層領導主理宴會。菜品高雅,跌宕多姿。

    吳文秋   1962年生,中式面點技師、淮揚菜烹飪名師、江蘇烹飪名師。1981年起在揚州富春茶社從事面點工作。獲市第二屆創新菜大賽特金獎,揚州市“五一”巾幗標兵、揚州市勞動模范、揚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揚州市第五次黨代會代表。她工作認真,鉆研技藝,熟練掌握富春面點系列品種的制法及特色,為富春茶點制作技藝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吳正山1938~?),淮揚菜頂級烹飪名師,江蘇省勞動模范。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先后在菜根香飯店、富春茶社、北京大都飯店綠楊邨酒樓任經理及飲服公司副經理。從事廚藝與經營管理工作。他1956年從事廚師工作,師從丁萬谷,學習技術刻苦鉆研,紅白兩案帶小吃樣樣拿得起來,淮揚菜制作功夫扎實,原材料物盡其用。他懂技術、善管理,廚藝精,堅持出品質量為先,重視烹飪技術人才培養,在他的廚藝生涯和工作中能充分體現工匠精神。

    吳東和  1956年生,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高級考評員、國家級裁判員、中國烹飪大師、省烹飪大師、高級技師,韓國好吃烹飪學院兼職教授。參加《中國烹飪百科全書》《中國大菜系》等高校教材的編寫工作,著《新概念中華名菜譜》《烹飪工藝教學法》多部烹飪書籍。并有烹飪專業論文發表。主持并起草江蘇省地方標準“淮揚菜通用規范”的制定。

    吳松德  1981年生,揚州三頭宴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 2005-2007年在揚州、靖江、泰州擔任靖泰大酒店連鎖酒店行政總廚,2008年擔任揚州靖泰大酒店總經理。師從周曉燕。2009年,創辦了揚州獅子樓酒店,擔任吳不同餐飲管理公司董事長??炭嘌芯抗欧ㄊ车?,利用揚州本地食材研發制作,不斷地探索創新。近年來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烹飪大賽獲獎,被勞動部門、商務部門多次評為先進個人。國家級職業評委,江蘇省餐飲十佳,中國百佳名廚,擔任省共青團工委副書記。2013年被商務部授予服務中國夢“十佳個人”稱號。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多地衛視頻道美食節目拍攝,擔任多家媒體美食顧問。

    宋國斌  1967年出生。高級烹調師,高郵市烹飪大師。曾在高郵賓館從事烹飪工作。19972002年任揚州市文津賓館總經理。2000年揚州拍攝《中國淮揚菜》大型畫冊,積極協助拍攝工作,作出一定貢獻?,F擔任高郵農林大酒店總經理。獲營養藥膳大師稱號。在歷次參加的高郵美食文化活動中都有佳績,高郵餐飲界的領軍人物。

       1968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師從陳恩德。潛心鉆研技能。精通發酵面、水調面、油酥面、米粉面、雜糧面等諸多面團的制作技藝?;竟υ鷮?,技藝純熟,能從事揚州包子標準化餡心的制作和制品質量管理。

        張 明 1969年生,高級烹飪技師,淮揚菜烹飪名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評委。揚州市勞動就業訓練中心、揚州生活科技學校、揚州市老年大學客座講師?,F任揚州三盛希爾頓逸林酒店中餐行政總廚。張明先生先后在北京江蘇飯店、揚州花園國際大酒店、國家電網北京公司、揚州丹桂苑、無錫元一希爾頓、三亞萬達文華度假酒店等擔任行政總廚。曾為多為國家領導人烹飪過淮揚美食佳肴。他授業解惑,讓學生領略淮揚菜的魅力,將所學傾囊相授。張明善于對各類原料、調味、甚至火候、刀功等每一環節,在流程設定以及量化和美術裝飾上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菜的靈魂之中。

         1973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拜仇根邦為師,擅長爐頭,有扎實的基本功。能烹制紅樓菜肴。2001年以后,在京為香港民主人士徐展堂先生服務,接待國內外佳賓。參加全國各大風味展示表演交流,能將魯川粵菜元素融入淮揚菜中,制作的菜品迭宕多姿,高雅平和。他的代表菜品有揚州獅子頭、蔥燒海參、大煮干絲、鮑脯鱉裙、三套鴨等。

       1975年生,揚州鹽商菜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市勞動模范,省政協委員。獲全國創新菜大賽特金獎、省五一創新能手、省優秀青年崗位能手、市五一勞動獎章、市技術能手。精通淮揚菜技藝,技術全面,爐、案、碟俱佳,操作干凈、利落、出手快。擅長傳統技法,如燒、炒、熘、烤、燉、燜、熏、燴。準確掌握口味,口感符合傳統。2008年獲市十萬職工技能大賽第一名。能夠主理設計大型高級淮揚宴會。

    張玉琪  1938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炒飯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師從丁萬谷,技藝精湛,尤擅冷盤和爐案。曾任富春茶社、揚州大酒店等名店廚房經理。創制三頭宴、金魚鴿蛋、梅嶺菜心等名宴名菜。率領酒店技術骨干參加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為奪團體金杯作出貢獻。多次赴粵、渝、魯等地獻藝,深受好評。

    張壽亭   1954年生,原特級中式烹飪師,淮揚菜烹飪大師,HACCP食品安全體系內審員。師承董德華、孫廷吉。1980年赴中國援蘇丹公路專家組任廚師。先后任江陽飯店,菜根香飯店,富春花園茶社支部書記兼經理。技術功底扎實,爐案碟烹飪技術全面。1991年參加揚州首家速凍包子廠的創建,參與《揚州速凍包子標準》制定。曾兩次赴港參加食品展銷會現場技藝表演。 2015年參加中國飯店協會舉辦的小吃大賽,獲“揚州大包”金獎。

    張燦松   1976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高級技師。被授予江蘇名廚、市技術能手、省勞動模范。師從李耀云?,F為揚州獅子樓大酒店的菜品研發總監。曾多次為國家領導人以及文化名人烹制專屬菜肴。獲2005年中國淮揚菜烹飪比賽特金獎、2006年省餐飲第五屆廚師美食節團體特金獎、2009年省烹飪比賽個人特金獎、2011年吃在北國首屆中華名宴大賽團體賽特金獎。

    張春蘭  1954年生,揚州市勞動模范、江蘇烹飪大師。1975年起在揚州富春茶社從事面點制作工作。徐永珍的第一代高徒,1993年獲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銀牌??炭嚆@研,精益求精,為富春茶點制作技藝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曾參加《非遺江蘇》等美食紀錄片拍攝,有多個面點作品被《中國淮揚菜·淮揚面點與小吃》收錄。

    張曉峰  1980年生?;磽P菜烹飪大師,淮揚美食工匠。2012年被授予技術能手。2015年世界廚師聯合會授予“中國十大淮揚菜名師”稱號?,F任西園飯店廚師長,曾任天地大酒店、新遠方大酒店主管、康山園廚師長。案板廚師出身,一直刀不離手。曾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表演切文思豆腐。 20211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民政部聯合攝制的地名文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上,張曉峰展示在氣球上切豆腐“繡球花”。為了增加難度,還在氣球下放了釘子,最后氣球未破,切出的豆腐精致,觀眾和網友嘆為觀止。CCTV4的官方微博發布后,迅速引爆網絡。閱讀量達3000多萬。網友稱其為“張一刀”。

    張愛民   1974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市技術能手、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省級餐飲業評委、廣陵區政協委員。獲揚州市青工技能大賽烹調師團體第一名,個人第一名,江蘇省第四屆烹飪大賽團體銀獎。師承央視滿漢全席擂主、中華食神王軍。制作的《桃園三結義》菜品被中央電視臺攝進電視紀錄片《江南》中。他善于學習,勇于創新。他創辦的張福記大酒店、美盛莫麗精品酒店、燕來春茶社推出的菜肴、茶點受到食客的歡迎。為當代中青年廚師的佼佼者。

    張福香  1968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傳承人、高級技師。師從徐永珍。擅長各類面團制作和面點造型,能掌握和運用幾大面團的制作技藝和工藝流程。掌握理論知識,實踐經驗豐富。手藝高超,面點造型栩栩如生?,F為來鶴臺富春酒樓面點廚師長。獲揚州三十佳廚師、淮揚菜烹飪大師、省餐飲業評委、中國烹飪名師、省巾幗建功崗位能手。

       1963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中式烹調高級技師,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三頭宴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菜品風味將淮揚菜與魯菜相結合。1980年在蚌埠從廚,拜方乃根泰斗為師,熟練地掌握爐技藝和徽菜名饌臭鱖魚、鴻章雜燴、布袋豆腐、爆雙脆等,深得好評。1992年自營飯店,生意紅火。2001年重返揚州創業,將陳記菜館開成六爿連鎖餐舘。他對淮揚菜傳統技法,燉、燜、燴、燒、扒等有獨到領悟,酥燒脫骨而不失其形,味道醇厚而不失其味。菜品快活豬肝、文思豆腐、油燜蠶豆、臘香四味、三頭宴等膾炙人口。拜薛泉生為師。為中央電視臺四套《舌尖3》制作揚州湯菜、揚州青菜系列菜品,享譽國內外。

    陳萬慶  1977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中餐國際評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高級技師、江蘇省勞動模范、市第六屆政協委員、全國五星總廚聯盟主席、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兼職教授。揚州旅投集團董事長、揚城一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爐、案、碟均佳。用心研究傳統技藝與創新發展。有深厚的文化韻味。獲批揚州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能手。多次代表淮揚菜赴新加坡、法、美、德國及香港、臺灣交流表演淮揚菜,并接受央視、鳳凰衛視、日、韓媒體等的專訪與教學片拍攝。先后組織、參與了招待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等國內外領導人的宴會。近十余年來,主理揚州煙花三月盛大宴會,獲得中外佳賓好評。

    陳慶文  1964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和春小吃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揚州共和春飲食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實踐操作能力強,理論基礎扎實.熟練掌握共和春小吃蒸、煮、炸、煎、烤、烙等制作方法,靈活多變,觸類旁通。秉承傳統又開拓創新。其制作的“花式酥餅”和“珍珠粉團”被收入《中國淮揚菜》;“鮮肉鍋貼”和“餃面”被收入《符號江蘇 淮揚菜》口袋書。傾力宣傳推廣“共和春小吃”,多次在央視七臺、東方衛視、揚州電視臺推介共和春餃面、鍋貼、揚州炒面等特色小吃。2015年制作的“共和春蝦籽餃面”獲得第二屆江蘇當家菜大賽江蘇當家點心獎。

    陳興常  1946年生,烹飪技師。從藝近40年,20世紀60年代畢業于揚州烹飪學校,曾先后在富春茶社、花園茶社、江陽飯店擔任白案廚師長、副經理等職。20世紀80年代初,在揚州市烹飪大賽中榮獲面點個人第一名。狠抓產品質量,推面點新品。辛勤勞作,幾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冷凍點心的研制。曾在烹飪技校擔當專職教師,在各類技術業務培訓班授課。在省、市各類技術比賽上擔任評委。多次應邀到全國各地獻技獻藝。

    陳蘇華   1953年生,副教授,江蘇烹飪大師、省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江蘇名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烹飪高等教育20多年。作為中國烹飪全日制大專的第一位專業教師,學徒于揚州菜根香飯店。師從王立喜、陳春松、薛泉生。1983年畢業于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同年調入原江蘇商學院中國烹飪系從事教學工作。1993年辭職,深入社會酒店實踐與調研。做過廚工、主廚、主爐、廚師長、餐飲經理與副總經理。后應聘江蘇常熟理工學院生物學食品工程系,主持營養學烹飪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中國烹飪工藝學》《中國烹飪研究》。

    陳忠明  1957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副教授,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曾赴歐洲、美國、韓國及香港講學、交流、工作。熟悉烹飪的全過程。以紅案為主,兼及白案。擅長魚類菜肴及山珍海味,參與多個宴席的設計。擅長食品雕刻,以花卉禽鳥見長。出版飲食著作十余種,在報刊發表數百篇文章。

    陳春松  1946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國家一級烹飪評委,高級技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烹技全面,善于創新。編著《淮揚新潮菜》《中國揚州菜》等書。參加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任揚州代表隊副隊長。參與秋瑞宴、滿漢全席、春暉宴等設計。曾應邀赴美國及香港等地表演烹技,深受好評。

    陳洛平19552016),高級烹飪技師,中國十大名廚,淮揚菜烹飪大師,國家烹調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中餐烹調國家級評委,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客座教授,中烹協名廚專業委員會委員。掌握系統的淮揚菜理論知識,功底深厚,淮揚傳統菜做得到位。點心又得到徐永珍大師的指點。時尚菜富于變化。2013 3 月,被選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廚》(第二卷)。 2014 10月榮獲 “中國名廚金勺獎” ,其從業成就和作品被編入《首屆中國名廚技藝博覽》。 19962002 年帶隊在北京國貿大廈知識產權培訓中心、港澳中心、梅龍鎮工作。曾任揚州富春茶社行政總廚、菜根香飯店總經理、科力淮揚村餐飲集團行政總廚。他擅長淮揚菜烹調,汲取眾家之長,敢于創新,代表菜品有軟兜長魚、一品八寶獅子頭、紅扒牛頭方、清湯松茸等。語言感染力強。他曾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制作宴會,受到中外嘉賓的好評。

    陳恩德  1947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國家一級烹飪評委,國家一級烹飪裁判員,江蘇省名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二十世紀80年代初,在江蘇省首屆美食比賽中成績優異。在揚州接待國賓和中央領導等時,主持白案制作。2002年,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出訪柬埔寨,參加11國首腦會議。我國駐柬使館特邀陳恩德專司白案制作。200510月,獲中國烹飪協會頒發的“中國烹飪大師金廚獎”。參與研制《紅樓宴》等名宴,創制的紅樓細點列入中國名宴《紅樓宴》菜單。受聘任揚州多家速凍包子企業、著名茶社技術顧問。著《淮揚面點大觀》。

    陳継南  1965年生, 淮揚菜烹飪大師。畢業于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先后在靖江賓館、揚州迎賓館工作,赴日本東京在中國飯店主持淮揚料理8年,現為揚州望江南酒樓董事長。望江南以經營江河魚鮮為特色,吸納日本料理的調味與烹法,兼融粵菜燕鮑翅之技法,推出淮揚時尚菜肴,精致而清新。

    邵金海   1946年生,揚州市政府原第一招待所(萃園飯店)廚師長。二十世紀60年代畢業于揚州市烹飪學校。拜揚州名廚汪有才、楊玉林為師。邵金海擅長正宗的淮揚菜肴制作,在烹調上重火工,注重口感、質感。他制作的鴛鴦蝦球,色調晶瑩翠綠盈口,生煎鮰魚外香內嫩,醇厚鮮濃,原盅龍鳳湯湯汁清醇,入口酥爛脫骨,鮮味綿長,受到行家的推崇。1966年,調至江蘇省委高干招待所工作,先后為中央首長譚震林、谷牧、張鼎丞等舉辦宴會,受到好評。19811983年,曾隨中建公司赴伊拉克工作,為中國駐伊大使館組織大型宴會。1988、1990年曾兩次赴上海參加“淮揚菜美食節”,1989年赴香港為新華社香港分社舉辦宴會,獲得成功。他多次受聘于揚州生活科技學校、市烹飪協會等單位參加授課和考評活動。邵金海善于吸收外幫菜的原料與做法,將淮揚菜常變常新。

    邵長喜   1982年生,揚城一味行政總廚。中式烹調高級技師,獲2008年中國淮揚菜(創新大賽)特金獎、第三屆淮揚美食節創新賽大賽 “最受歡迎獎”,第十九屆中國廚師節(創新大賽)金獎。江蘇省獅王爭霸賽傳統組、創新組兩枚特金獎。國際食神爭霸賽獲個人賽(熱菜)金牌。2006年受******************中央對外聯絡部的委派,率隊赴北京萬壽賓館參與接待工作,期間多次接待中央各部長及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的多國領導人。赴美國、澳大利亞表演紅樓宴,赴新加坡表演揚州八怪宴。

    范正兵 1972年生,高級烹飪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餐飲業國家級評委。師從王立喜?,F任江蘇揚州船宴餐飲總監。江蘇省高級技工學??妥淌?,擅長淮揚菜,成功研發了揚州船宴系列菜肴。法國電視臺作專題報導,贊譽淮揚菜的文化韻味。 2005年獲江蘇省烹飪大賽個人金獎,2008年獲第六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個人金獎,2012年獲江蘇烹飪大賽特金獎。

    茅建民  1958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教授,中國烹飪大師。師從王鎮、王立喜、薛泉生等?;A理論扎實,有《中國飲食文化》等50余部烹飪著作面市。能運用現代營養理念,進行套餐的設計、生產、組合。在技能教育方面有造詣。

    茅愛海 1979年生,中式烹調高級技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注冊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技術能手,獲揚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淮揚菜秋冬套餐大賽一等獎、中國青年名廚大賽特金獎、甘肅美食文化節絲綢之路國際美食博覽會金獎、中國淮揚菜美食工匠。師從薛泉生大師。尊茂集團明星總廚,一直在高星級酒店擔任行政總廚職務,多次代表酒店到東南亞及臺灣地區等地推廣淮揚菜和進行紅樓宴表演,多次受邀參加省、市電視臺及央視的美食節目拍攝。對淮揚江鮮菜制作有獨到的工夫。

    金方桃  1980年生,中式烹調高級技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省技術能手,師從居長龍。多次參加全省、全國專業比賽。1999-2012年在高郵市、南京、無錫、青島等地酒店任廚師長?,F就職于揚州獅子樓大酒店,任廚務總監。2005年參加中國淮揚菜烹飪比賽獲特金獎,2013江蘇國際餐飲博覽會創意冷菜食藝大賽獲特金獎,2013首屆國際名廚烹飪大賽獲特金獎,2014年江浙滬皖冬季實用菜大賽中獲金獎,2016首屆中國青年名廚大賽中獲特金獎,第九屆江蘇鄉土風味烹飪大賽總決賽獲金獎。參加北京國貿飯店東方餐廳舉辦的“揚州美食周”活動、2018浙江衛視“我要惠生活”美食欄目、2018澳門銀河名廚星聚銀河美饌全鉅獻—淮揚風味美食節。

    周泉  1970年生,大專學歷,中國淮揚菜名師,高級烹調技師。歷任揚州菜根香飯店廚師、廚師長,北京知味齋大酒店、上?!鞍自瀑e館”紅樓廳、揚州綠園賓館、天津神華國際大酒店、揚州蜀景園酒店、鎮江順江酒店等廚師長、餐飲技術顧問,江蘇省高級技工學校、揚州生活科技學??妥淌?。

    對淮揚名菜和三頭宴、春暉宴、秋瑞宴等名宴進行研究,經常赴天津、上海、北京、浙江、淮安、高郵等地進行文化交流,傳授淮揚菜烹飪技藝。代表作有新三套鴨,小米養生獅子頭,河豚之寶等。

    周建強  1954年生,長期從事烹飪技藝的研究和餐飲管理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淮揚菜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獲得者、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烹飪協會監事會主席、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揚大旅烹學院兼職教授、國家級評委、高級烹調技師。師從王鎮,后師承百年老店菜根香名廚郭躍庭。掌握傳統工藝,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注重淮揚菜制作工藝的原料選取、加工方法、技術要領、風味特色等。他制作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佳。

    周佳佳   1975年生,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揚州市技術能手,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參加省第四屆創新技術等比賽,獲特金獎、金獎。2016年參加HOTELEX “明日之星廚師大賽,獲最佳創新獎?,F任江蘇上膳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廚。2012~2013年擔任中國名廚大賽、中國國際名廚烹飪大賽評委。

    周曉燕  1964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教授、高級技師,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國家一級烹飪評委,國家一級烹飪裁判長,中國烹飪國際評委,江蘇省名廚專業委員會主任,揚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新一代淮揚菜領軍人物。多次赴海內外獻藝,受到高度評價。擅制冷菜拼盤。他的“荷塘月色”將蘆筍、黃瓜、火腿等十幾種食物拼成畫面,似荷葉迎風搖動,獲 “亞洲餐飲大賽”金獎和“世界餐飲大賽”特別金獎。他用“蓑衣刀法”切蘭花萵筍,制作“脫骨魚”和“三套鴨”,在中央電視臺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理論與實踐俱佳,主編《烹調工藝學》等書籍,發表多篇烹飪專業論文。

    鄭連安  1947年生?;磽P菜烹飪大師,特級面點大師。代表面點作品有:翡翠燒賣、鴿餃、白菜餃、三丁包、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等。曾到歐、亞、非11個國家和地區考察和獻藝,曾赴廣州、深圳、上海、四川等地引進面點制作技藝和花色品種。他參與編寫了《揚州點心500例》。1993年,受聘任第三屆全國烹飪大賽評委。1982年,曾赴英國白金漢宮為英女王做菜。在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婚禮上,任中國菜主廚。1982年,任北京亞運會廚師代表團團長。2001年,鄭連安前往深圳面點王餐飲有限公司從事研發工作,制作多款具有傳統特色和創新口味的產品。被譽為深圳面點王。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授予“深圳市杰出名廚終身成就獎”。

    居廣明   19XX年生,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國家職業鑒定高級考評員。多次參加省內外烹飪大賽,獲特金獎、金獎等。參與編寫《鎮江美食名菜大典》等烹飪書籍,曾獲“十佳江蘇省烹飪大師”榮譽稱號。創辦“鎮江高郵人家餐飲有限公司”。擔任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特聘教授,多次擔任全國及全省烹飪大賽評委。

    居長龍  1940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世界中餐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省餐飲行業協會名譽會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國際評委,中餐廚師藝術家。烹技全面,善于創新。他研制的宴席魚米之鄉宴、素菜宴、瓊花宴和精美菜品在日本同行中廣泛傳習。制作的菜肴清新雅麗,突出本味,富有質感,充滿靈氣,形成極強的居氏風格。創制的金絲燕菜、煮干絲、天麻鱔魚、河豚魚燒裙翅、宮燈照明珠等10余種新菜登載在日本《專門料理》雜志、大型畫冊《中國淮揚菜》等書刊中。著《中國淮揚菜居長龍精品集》《居氏淮揚食單》等。在日本弘揚淮揚菜20多年,積極推動中日烹技交流?!渡嗉馍系闹袊酚涊d了他的淮揚菜技藝。其職業生涯所獲獎牌、證書等被揚州市檔案館收藏。

    孟祥忍  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烹飪大師,現為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院長,中式烹飪競賽國家級裁判員,中國飯店協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教育部、財政部“十二五”規劃項目子課題1項、省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等,發表論文20多篇,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烹飪大賽金獎和中國烹飪世界大賽銀獎等。帶領學生參加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的餐飲服務工作,分別獲北京奧組委、亞組委頒發的杰出貢獻獎。

    胡華銀  1965年生, 江蘇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淮揚菜烹飪大師、全國餐飲業評委。在月明軒飯店、富春大酒店等從事廚藝和經營管理工作?,F任揚州富春大酒店副總經理。曾多次率隊參加全國及省內餐飲同行間的技藝交流活動;率隊參加全國及省內賽事活動并擔當技術指導。較全面掌握了面點、烹調等專業技術技能。為企業人才的培養和淮揚傳統特色的繼承、創新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侯新慶  1972年生,揚州人,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揚州大學旅游烹飪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兼職教授,江蘇省淮揚菜研發中心常務理事。中山香格里拉飯店江南趣餐廳廚師長。個人絕技絕活為:蒙眼切豆腐絲--文思豆腐、蘿卜切絲絕技,長達30--50米長。 2009年獲全國烹飪大賽金獎, 2014年獲首屆中國“米其三’百家名廚榜樣,2017年獲中國美食年度人物獎項,被聘任為法國藍帶學院上海分院兼職教師, 2018年獲南京市勞動模范。入選江蘇餐飲名人堂(中式烹調)名錄,獲鉆石致敬傳承獎、鉆石榮耀主廚獎,獲BEST 50 2018年度人物。

    趙 標  1981年生。就讀于江蘇省揚州商業技工學校、揚州職大烹飪專業。2003年創辦豪雅酒樓,200510月創辦錦揚樓百祥店。2017年創辦邗江區新盛錦揚樓酒店。2018年獲中國淮揚菜淮揚美食工匠,2019年評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江蘇餐飲業杰出貢獻人物。經營傳統淮揚菜以及家常菜。擅長特色魚頭王、淮揚軟兜、生焗鱸魚,三頭宴等。

    趙寶祥   1964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先后在富春茶社、揚州大廈、軍委總后學藝。師承徐永珍、程發銀、王立喜等。入省商校深造,師從王鎮。有扎實的傳統技藝,有系統的烹飪知識,擅長爐案技術,為揚州家常菜代表性大師。他烹制的旱團魚、雙頭燴、脆皮肝、蟹粉豆腐、熘鱖魚等聞名遐邇。隨季節變化的家常宴會頗具特色。自主經營舒雅酒樓,興旺發達,素有口碑,成為中華餐飲名店。近年來考察國內外飲食市場,加強技術交流,不斷豐富內涵。

    柏寶松  冶春公司餐飲副總監,全國飯店業高級職業經理人、高級技師、國家級評委、職業技能裁判員,淮揚菜烹飪名師。外交部第四屆職工技能大比武中獲烹冷、熱、面點個人全能冠軍。多次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外出表演紅樓宴。堅持以“想象力、創造力、亮劍精神”為中心,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多看、多學,開拓視野,豐富知識。

    柏翔飛   1979年生,揚州眾順和總經理。中式烹調技師,中國淮揚菜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淮揚菜區級傳承人。師承陳春松。參加揚州煙花三月首屆創新廚藝大賽、省廚師節第三屆創新賽大賽、全國首屆中餐技能烹飪大賽、港中旅集團酒店首屆“御勺杯”維景中餐全國廚藝大賽,獲得金、銀獎。應武漢、??谙愀窭锢缶频?、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邀請,表演精致淮揚菜。受揚州電視總臺邀,擔任淮揚菜大賽主持嘉賓。

    姜傳水  1961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1990年任揚州市政府第二招待所膳食部副主任兼廚師長。1995年赴德國工作,1999年調揚州市政府機關后勤服務中心,主管餐廳接待,主要為省、市及中央來揚領導服務。2004年,受國務院中直機關邀請,進京為中央領導人服務。2000年代表揚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參加江蘇省人事廳、江蘇省烹飪協會和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舉辦的鄉土杯烹飪大賽獲金奬?,F為揚州市機關生活服務中心副主住,餐飲總監。

        姜傳宏  1956年生。高級技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省餐飲領軍人物,揚州名廚主席團委員,高郵烹飪協會副會長,高郵"汪氏家宴"首創人?,F擔任華僑國際大酒店副總經理、技術總監。近年以料理淮揚菜為主,挖掘傳統特色名菜,專注高郵地方特色菜研制和開發。

    姚慶功  1960年生,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全國餐飲業評委,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師從王立喜、薛泉生。從事職業教育40年,出版烹飪著作和發表論文百余篇,主持過國家級課題1個,省級課題2個,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工作者,連續9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通曉傳統“淮揚菜肴”制作,旁通“川菜”工藝制作、“粵菜”工藝制作。

    姚貴寶  1961年生,高級烹調技師、江蘇省級評委、江蘇省金牌廚師,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中國烹飪大師,揚州市“三十佳廚師”。先后在揚州富春茶社、月明軒飯店、北京市大都飯店“綠楊邨酒樓”等任廚師長;1987年參加揚州市青工技術比武精英賽烹飪比賽獲第二名,參加江蘇省百萬青工技術精英賽烹飪比賽獲第五名,揚州市瓜燈雕刻大賽獲第二名,參加揚州市烹飪代表團去香港表演,參加第三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個人冷菜比賽獲“金牌”。1998年~2004年在中國駐法國、比利時使館經商處工作。2006年參加順峰杯首屆全國廚藝絕技演示暨鑒定大會表演制文思豆腐,獲“最佳廚藝”獎。

    駱修平  1949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曾在市勞動局就業培訓處從事廚師培訓工作。曾任揚州第二發電廠江苑賓館餐飲部經理兼行政總廚。在海軍司令部海陵賓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宴會廳、徐州市云泉山莊主理膳食,曾多次主持接待黨政軍領導人;在揚州大明寺曾主理國際級佛壇用膳任務,受到好評。受市烹協委派,赴蘭州景揚樓、敦煌賓館等傳授廚藝,弘揚飲食文化,深受好評。1993年以來,在揚州生活科技學校、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等執教。率弟子參加中國烹飪大賽選拔賽等,成績優異。他以淮揚菜為主,兼做點心。對全羊宴頗有研究。

    耿玉福 1929年生,淮揚點心大師,于1945年入揚州富春茶社學徒,為淮揚點心泰斗張廣慶的大弟子。1956-1959年期間為董德安、徐永珍代師,富春點心技藝扎實細致。1959年5月調入江蘇省外事系統,先后在南京飯店、勝利飯店、東郊賓館、丁山飯店工作28年,培養了十幾位淮揚點心師。他先后為十幾國國家元首制作國宴點心,為數十位中央領導制作點心,多次得到表揚,為傳承淮揚面點作出貢獻。

    聶 陽  1970年生, 19918月以來一直在揚州生活科技學校從事烹飪專業教學工作,現任揚州生活科技學校教學副校長,副教授、高級技師、國家級高級考評員、世界技能大賽江蘇評委專家(西餐)、揚州職業教育輕紡食品中心教研組組長、揚州技工院校商貿中心教研組組長。曾獲“揚州市新長征突擊手”稱號、江蘇省第四屆烹飪大賽金牌、人社部全國首屆技工院校教學大賽一等獎。主編出版《都市流行菜》叢書、《快樂廚藝》叢書、《餐館流行菜》叢書、《大眾家常菜》《廚師長金牌菜》《全國高等職業院校規劃教材——淮揚菜制作工藝》等二十余冊專業書籍。

        夏 偉  1975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鹽商菜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1995-2012年,工作于揚州迎賓館,多次參與接待國家級領導人的工作。多次出國交流宣傳淮揚菜,曾擔任熱菜首席頭爐、北京揚州會館廚師長、臺北冶春廚師長。2015年至今,就職于長樂客棧酒店,擔任廚師長。對于廚務管理與菜肴創新具有較強的領悟能力,能夠熟練掌握淮揚菜的烹調技藝,精通爐灶技法與制湯技法。受聘于揚州市旅游商貿學校,任客座講師,教授傳統淮揚菜技藝。

    夏朝兵  1975年生,揚州炒飯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多次參加中外烹飪研修班學習。為薛泉生、陳春松大師弟子。歷任多家高星級酒店行政總廚,廚務管理及菜肴創新能力較強。熟練掌握淮揚菜烹調技藝,爐、案、碟技術全面,精通烹調技術,菜品具有獨特的風味。能夠設計主理淮揚高級宴會。江蘇城市頻道“食色生香”欄目等特約美食顧問,多次擔任電視美食類的品論嘉賓。多次赴海內外表演淮揚菜,獲得好評。

       1955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曾任興化板橋賓館廚師長兼副總經理?,F任日本東京中國料理總料理長、社長。

    倪秋香  1979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冶春面點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曾在九如分座、三香碎金、西園大酒店等任面點總廚?,F為冶春餐飲股份有限公司面點廚師長。獲中國民間菜肴面點大賽金獎,第三屆全國中餐技能創新大賽面點金獎等。獲揚州市五一勞動獎章。赴澳門、香港、臺灣等表演紅樓宴。精通傳統淮揚面點的制作,旁通粵式、京式等面點制作工藝。通曉各類傳統小吃、茶食、包子宴、筵席點心的制作。對淮揚菜的傳承與創新有較深功底,對菜品研發較為擅長。

    徐 華  1965年生,揚州老得月酒家總經理、淮揚菜烹飪大師。從師許如明,師祖戴立之。擅長淮揚傳統菜。如清燉獅子頭、雪花鰣魚、醋熘鯽魚、菊花青魚、芙蓉雞片、原燜老鵝等。其制作的芙蓉魚片、鹽水鵝列為市標準?!兜迷戮茦琴x》贊曰:“雅致淮揚,文脈綿長,味素融匯東西,兼容南北風尚?!?/span>

    徐永珍  1944年生,女,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協會原副會長,省、市烹飪協會原副會長,揚州富春茶社原總經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江蘇省優秀女企業家、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二十世紀60年代初,她在揚州的青工烹飪比賽中,以搟餃皮第一名脫穎而出。她主編《中國淮揚菜·面點與小吃》,創制了海參包、麻辣雞餃、鮮貝餃、蟹黃魚翅餃等10多個品種。1988年參加全國第二屆烹飪大賽,獲面點個人金獎。先后出訪日本、美國、法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香港地區,進行技術表演與交流,受到很高贊譽。其職業生涯所獲獎牌、證書等被揚州市檔案館收藏。

    徐惠榮   1967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省餐飲業省級評委。揚州花園茶樓總經理,獲中國山西國際面食節金獎、省烹飪大賽金獎、中國長三角面點大賽金獎。 紅白兼通,技術全面。善于制作揚州傳統面點。餡心汁多鮮美,包子捏制紋理清晰。1995年創立揚州市花園茶樓,現已發展多家連鎖店,致力于打造揚州傳統早點和淮揚菜系,聞名海內外。茶樓榮膺中華餐飲名店。

    殷慶寶  1962年生,本科。高級烹飪技師?;磽P菜烹飪名師。1982年畢業于揚州商業技工學校并留校任教。精通淮揚菜,熟悉京、魯、川、粵等各菜系。曾任揚州綠楊村酒樓、包頭鋼鐵公司紫藤園賓館、宜興市貝斯特國際大酒店等廚師長。1990年代表淮揚菜系赴四川烹飪??茖W校進行學術交流;2004年參加江蘇省第四屆烹飪大賽獲銀獎;編著出版《大排檔888》一書,參加編著《烹飪工藝技術》教材。

    高秀松  1960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江蘇烹飪大師、中式面點高級技師、富春茶社面點部技術總監。拜董德安為師。熟練掌握面點制作技藝及兌堿發酵的專業知識??偨Y出“一嗅二嘗三看四聽五抓”的檢驗方法。對徒弟悉心指導,熱心傳藝。先后在北京港澳中心、日本國富士山市五萬石株式會社、北京國際貿易中心等工作并擔任廚師長。曾獲揚州三十佳廚師、淮揚菜烹飪大師、省餐飲業評委。

        高曉生  1966年生,揚州人。精通淮揚菜、川菜、粵菜,并熱衷于創意菜烹飪。職業生涯前期的足跡在上海、江蘇、內蒙古、天津,山東等。上世紀90年代末,進入上鼎餐飲有限公司福祿居任總廚, 2002年加入新加坡翡翠集團,曾服務過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及現任總理李顯龍等領導人。2004年加入香格里拉集團至今,出任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桂花樓中餐廳行政總廚至今。曾率團隊多次被主流媒體如《周末畫報》《尚流》《美食與美酒》等評為最佳中餐廳,并于2010年被評為中國Best50最佳中餐名廚。曾出訪法國、德國等國。德國漢莎航空甄選他為明星天廚。

    郭長彬  1971年生,中國烹飪大師,中國淮揚菜烹飪大師,中式烹調高級技師,國家餐飲業二級評委,揚州市職業高級中學高級實習指導教師。2003年獲江蘇省第四屆烹飪技術比賽熱菜金獎,2004年獲得揚州市技術能手稱號,2005年獲嘉豪勁霸熱菜銀獎,2005年江蘇省餐飲行業領軍人物,2007年獲江蘇省旅游行業首席技師,2008年獲淮揚菜烹飪大賽熱菜金獎。

    郭寶華  1959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美食工匠。師從居長龍。1983~1991年在揚州賓館任中餐廚師長。19914月~1996年底,在日本國東京都樓外樓任調理師。任揚州二十四橋賓館副總經理兼行政總廚。精通淮揚菜全過程技藝,爐灶、案板、冷碟均佳。所制作的菜肴突出本味,富有質感。1987年參加江蘇省百萬青工大比武,獲烹飪第三名。

    郭躍庭191119XX),淮揚菜頂級烹飪名師,廚藝界老前輩。廚德好,廚藝精,注重淮揚菜風味特色。制作菜肴認真嚴謹,一絲不茍,講究出品色香味型器的完美,堅持規格質量,按譜子(標準)投料,按規矩做菜,按質量要求操作,按風味特色把關。重視對青年廚師的培養,言傳身教,毫無保留,將淮揚菜技藝一代一代的傳承并發揚光大,體現了老一輩廚藝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郭家富  1970年生, 中國注冊烹飪名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淮揚美食工匠、江蘇省優秀十佳名廚、江蘇省烹飪協會總廚聯盟副主席。曾任北京亞運村賓館、泰州國泰賓館、上海金鳳城迎賓館、泰州會賓樓賓館、北京國宏賓館任總廚(廚師長),現任揚州順心樓餐飲集團任餐飲總監。帶隊參加北京、上海、深圳淮揚菜美食節,多次獲得江蘇省烹飪大賽特金獎,多次參加揚州電視臺美食欄目錄制。揚州大學江蘇旅游學院烹飪系客座教授。

    唐元松  淮揚烹飪大師,現任貝嶺居賓館副總經理。在揚州西園大酒店工作時,拜肖太山、居長龍、王仲海為師。爐案碟技術全面,對淮揚菜制作工藝深入研究,旁通川、粵、湘菜。曾隨揚州廚師代表團赴日表演。在貝嶺居工作20余年,為多位國家領導人與港澳臺社會名流烹制淮揚菜,深得贊許。

    凌阿寶   1954年生,中國烹飪大師,高級烹調技師。省級評委。為王鎮的學生。受王春林、汪有才、薛泉生等大師的指點。1994年指導本店廚師在省“靖江杯”烹飪大賽獲得金獎。堅持秉承傳統、發展創新??炭嚆@研技術,反復揣摸領會,精益求精。1992年在省揚州商技校為省勞動廳拍攝了什錦蛋炒飯的教學片等。做好傳、幫、帶,培訓廚師技藝。

    陶小平   1954年生, 高級烹調技師、江蘇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省餐飲評委、江蘇省餐飲業金牌廚師。師從張玉琪。先后在北京大都飯店綠楊邨酒樓、揚州月明軒飯店、北京國際貿易中心、日本國富山市華游膳、杭州蕭山國際大酒店、北京山水賓館、內蒙古小南國、揚州富春集團南京店工作并任廚師長、行政總廚。從藝幾十年來,對烹飪技術及淮揚菜的傳承與發展、創新與研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陶曉東  江蘇省勞動模范、省十大青年名廚、江蘇烹飪名師。師從周曉燕。江蘇揚城一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獲2017年度橄欖中國餐廳大獎新銳名廚、淮揚菜大師。熟通“切、片、剁、拍、燉、燜、煨、蒸、燒、炒”。應邀為釣魚臺國賓館主廚國宴。熟悉滿漢全席、精制紅樓菜。

    黃萬祺   1948年生,元老級烹飪大師、高級技師、揚州市勞動模范,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炒飯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兼職教授,全國一、二屆烹飪名師表演鑒定會監理、監理長?!吨袊〕宰V》《中國名菜譜》江蘇風味編委。熟練掌握淮揚菜烹調技術,制作淮揚菜品味醇正,風格獨特。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隨廚師交流團赴香港、山東、山西、廣東、上海等地舉辦美食節,烹制揚州名菜,受到賓客好評。主編出版《淮揚風味面點500種》《淮揚風味宴席》《淮揚風味素菜》《淮揚風味菜肴》《淮揚風味面點》等系列叢書。參與起草 《揚州炒飯標準》《紅樓宴美食文化標準》《淮揚面點通用規范》等。參與市政府接待世界華商大會宴會秋瑞宴、春暉宴、世界華人籃球賽宴會《籃球之夜》等策劃指揮,被授予“宴會總設計師”。

    常開榮  1979年生, 中式烹調師、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揚州市勞動模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名廚專業委員執行委員,現在賽德大酒店工作。曾獲2008年淮揚菜烹飪大賽熱菜金獎、2008年市“生活科技杯”職工技能競賽中式烹調金獎、2008年中國揚州淮揚菜烹飪大賽熱菜比賽金獎、2012年 “揚州炒飯”比賽金獎。

    崔海龍  1953年生,非物質文化遺產富春茶點制作技藝省級傳承人。師從董德安。技術功底扎實,堅持淮揚傳統特色。擅長制作翡翠燒賣、雙麻酥餅等富春傳統點心,挖掘了馬齒莧包子、創制了野山菌包子等。他講究富春點心制餡工藝的選料、刀工切配、火候以及調味,被稱之為富春面點制餡大王。其制作的富春名點五丁包子、雙麻酥餅被評為中國名點。

    彭高發   1965年生,淮揚菜烹飪名師、烹調技師。先后在揚州富春茶社、月明軒飯店、北京大都飯店、綠楊邨酒樓及香港從事廚藝工作。曽赴中國駐外使館工作,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期間曾品嘗過他制作的淮揚菜,受到稱贊。他烹飪技術全面,功底扎實,爐案碟全能,特別擅長冷拼、瓜果雕刻及花式菜品制作。風味正宗,堅持特色。長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擔任五星級酒店行政總廚,為淮揚菜在海內外的宣傳推廣及傳承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董德安  1936年生,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特一級面點師,揚州市人。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13歲時在揚州裕順園飯店學徒,后拜揚州富春茶社名廚張廣慶為師,學習面點制作技藝。198311月,他去北京參加了全國烹飪名師技術表演鑒定會,榮獲全國“最佳點心師”稱號。

    董德安擅長制作維揚細點。他制作的“千層油糕”,軟潤酥口,層次分明。他改進了“三丁包”餡心,做到雞丁香酥、筍丁鮮嫩、肉丁不膩。所制動物、植物造型點心象形酷似。經他口述整理,出版了《維揚風味面點500種》。

        1980年生,師承薛泉生?,F任江蘇億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被授予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中國淮揚菜烹飪大師、江蘇省優秀餐飲企業家、國際五星名廚、國家職業技能裁判員、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江蘇美食工匠等榮譽稱號。曾獲第四屆江蘇鄉土風味烹飪大賽個人特金獎、第六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個人特金獎等。擅長制作近海產的小海鮮產品。

    韓  勇  1964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名廚専業委員會委員,國際中餐烹飪大師。1982年至揚州西園飯店從廚。1983~1993年在北京兆龍飯店、五洲大酒店、肯平斯基飯店從廚。1993年來日,先后在中國料理店、中國料理揚州廚房任社長。

    韓春華   1965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揚州獅子頭工業化帶頭人之一。1983年從廚,拜邵金海為師。曾多次為國家領導人服務,曾赴香港、歐州多國深造。2016年應邀擔任亞洲博鰲論壇行政總廚?,F擔任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的技術顧問。

    嵇步春19582019),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省級評委。曾任揚州生活科技學校烹飪系主任,兼任多所烹飪院校教授。擅長燉、燜、雕刻、點綴圍邊美化菜肴技藝。能設計制作板橋宴。主編或參編烹飪書籍50多冊。主辦90多期烹調師培訓班,主導培訓了2萬多名烹調師。

    嵇步峰  1959年生,副教授,中國烹飪大師,中華營養藥膳大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中式烹飪國家級評委。1975年從廚,1986年畢業于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留校任教至今。主攻淮揚菜,精通川、粵菜系。曾應邀赴美國、日本、韓國、比利時、土耳其、荷蘭及香港等任教及進行交流。2008年獲北京奧組委頒發的奧運會餐飲服務杰出貢獻獎。曾主編、參編《中國名菜》《餐飲管理》等本科教材及烹飪書藉30余部。

    程發銀  1956年生,中國烹飪大師,江蘇省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市級傳承人?,F任揚州錦春大酒店行政總廚。畢業于江蘇省高等??茖W校烹飪專業,為邱龐同、王鎮的學生。師從薛泉生、高國祥。曾在揚州市富春茶社、泰州市美麗華大酒店、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中國大飯店等工作。爐案碟具佳。尤擅爐案。深諳淮揚菜制作精髓,以新派文思豆腐獨步烹林。1999年獲全國烹飪大賽個人、團體兩枚金牌,被授予“全國優秀廚師”“江蘇省最佳廚師”稱號、五一勞動獎章。長期致力于餐飲管理及烹飪技術研究。

    曾玉祥  1972年生,揚州市烹飪專業學科帶頭人,碩士,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全國餐飲中餐一級、西餐二級評委。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曾任全國中職烹飪專業教學校際聯盟副秘書長,主持省學會、市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多篇論文獲獎,獲中國烹飪協會頒發的中國餐飲30年杰出人物獎、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獎等。

    薛文虎   1968年生,淮揚菜烹飪大師,師承薛泉生。1992年獲邀農業部云谷山莊廚師長,主理淮揚菜。曾數次為國家領導人及外賓服務,2000年獲得揚州十佳青年廚師稱號。2006年,薛文虎應邀赴美國,先后就職多家中國餐館。2009年參加了紐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以優異的成績獲獎。代表菜品有:文思豆腐、清湯魚圓、鳥語花香、金絲靚蝦球等?,F在美國丹佛開設揚州館餐廳主廚兼老板。

    薛泉生 1946年生,中國十佳烹飪明星之一,元老級中國烹飪大師,淮揚菜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國家一級烹飪評委,中國烹飪國際評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三把刀·烹飪技藝省級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曾奪得全國第二屆烹飪大賽三項全能金牌等。師從丁萬谷,得其真傳,并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勇于創新。創制乾隆南巡宴、春江花月宴。作品揚州文昌閣、如意帶魚、御果園、虹橋修禊等獲國家大賽金獎。曾赴日本、新加坡等國獻藝。其職業生涯所獲285件獎牌、證書、書籍被揚州市檔案館收藏。著《中國烹飪大師作品精粹·薛泉生專輯》等。

        1983年生,高級烹調師,揚州市勞模。2006~2014 年在揚州盧氏鹽商工作,期間派往臺灣籌備臺北冶春工作一年。2015~2016 年在揚州冶春工作。曾獲得過全國廚師大賽金獎。在2016 年揚州淮揚菜秋冬旅游大賽中奪冠?,F為廣源丁山大酒店任行政總廚。



    頁面版權所有:揚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蘇ICP備16003906號    技術支持:仕德偉科技    網站建設仕網云智能建站

    技術支持:仕德偉科技  友情鏈接:中國烹飪協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  江蘇省烹飪協會 揚州網 揚州面點網 泰州烹飪餐飲行業協會
    99热都是精品久久久久久_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中文字幕_99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 首页_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