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后期,揚州民間藝人撰寫了一組揚州飲食歌謠,歌詠揚州一日五餐的菜名、習俗。這些歌謠通俗易懂,饒有趣味,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早上起來日已高,只覺心里鬧潮潮,茶館里頭走一遭。拌干絲,風味高;“蟹殼黃”,千層糕;翡翠燒賣三丁包;清湯面,脆火燒,龍井茶葉香氣飄。
吃過早茶想中飯:“獅子頭”,菜心燒;煨白蹄,醬油澆;“大燒馬鞍橋”;醋熘鱖魚炒蝦腰;紹興酒,陳花雕,一斤下肚樂陶陶。
吃過中飯想“下午”:澆切董糖云片糕,再來一包香櫞條。
吃過“下午”想晚飯:金華火腿鎮江肴,鹽水蝦子撒花椒,什錦醬菜麻油澆,香稻米粥兒粘膠膠。
吃過晚飯想夜宵:一碗蓮子羹,清心又補腦,一覺睡到大清早。
早上吃的蟹黃湯包;中上吃的牛肉熏燒;晚上吃的豇豆角子,鲇魚哇子,冬瓜湯兩勺子,肉丁子釘到下巴殼子。
民國后期,揚州民間藝人撰寫了一組揚州飲食歌謠,歌詠揚州一日五餐的菜名、習俗。這些歌謠通俗易懂,饒有趣味,朗朗上口,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
早上起來日已高,只覺心里鬧潮潮,茶館里頭走一遭。拌干絲,風味高;“蟹殼黃”,千層糕;翡翠燒賣三丁包;清湯面,脆火燒,龍井茶葉香氣飄。
吃過早茶想中飯:“獅子頭”,菜心燒;煨白蹄,醬油澆;“大燒馬鞍橋”;醋熘鱖魚炒蝦腰;紹興酒,陳花雕,一斤下肚樂陶陶。
吃過中飯想“下午”:澆切董糖云片糕,再來一包香櫞條。
吃過“下午”想晚飯:金華火腿鎮江肴,鹽水蝦子撒花椒,什錦醬菜麻油澆,香稻米粥兒粘膠膠。
吃過晚飯想夜宵:一碗蓮子羹,清心又補腦,一覺睡到大清早。
早上吃的蟹黃湯包;中上吃的牛肉熏燒;晚上吃的豇豆角子,鲇魚哇子,冬瓜湯兩勺子,肉丁子釘到下巴殼子。